许光达(1908-1969)
拼音:xǔ ɡuānɡ dá (1908-1969)首字母大写:XGD(1908-1969)五笔:ytf ig dp (1908-1969) 许光达(1908-1969)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长沙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八路军一二师独立第二旅旅长、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建国后,任装甲兵司令员、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学院
拼音:xué yuàn 首字母大写:XY五笔:ipb bpf 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之一。整个学校只设某一学科门类。如政法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地位一般比大学低。
②大学里的一个部门。是大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清华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
夜大
杨尚昆(1907- )
拼音:yánɡ shànɡ kūn (1907- )首字母大写:YSK(1907- )五笔:snr imk jx (1907- ) 杨尚昆(1907- )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四川潼南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国,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党团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参与组织上海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到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三军团政委。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陕北红军大学政治......更多
姚一苇(1922- )
拼音:yáo yì wěi (1922- )首字母大写:YYW(1922- )五笔:vqi g afn (1922- ) 姚一苇(1922- )的同义词反义词
剧作家、文艺理论家。江西南昌人。厦门大学毕业后在台湾银行任职,后任中国文化大学、国立艺术学院教授。剧作有《来自凤凰镇的人》、《碾玉观音》、《红鼻子》等;论著有《艺术的奥秘》、《戏剧论集》等。
姚依林(1917-1994)
拼音:yáo yī lín (1917-1994)首字母大写:YYL(1917-1994)五笔:vqi wye ss (1917-1994) 姚依林(1917-1994)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安徽贵池人。清华大学肄业。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与领导一二九运动,任北平市学联党团书记。1938年参加冀东抗日武装起义。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冀热辽区委宣传部部长、晋察冀中央局秘书长。建国后,任商业部部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于右任(1879-1964)
拼音:yú yòu rèn (1879 - 1964)首字母大写:YYR(1879-1964)五笔:gf dk wtf (1879 - 1964) 于右任(1879-1964)的同义词反义词
诗人、书法家。陕西泾阳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创办《民呼报》、《民吁报》、《民立报》,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22年创办上海大学。1927年后历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政府审计院、监察院院长。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监察院”院长。著有《标准草书》、《右任诗存》、《右任文存》。
袁牧之(1909-1978)
拼音:yuán mù zhī (1909-1978)首字母大写:YMZ(1909-1978)五笔:fke cty pp (1909-1978) 袁牧之(1909-1978)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剧、电影演员。浙江宁波人。东吴大学肄业。30年代初期参加左翼戏剧活动。1938年赴延安,参加组建延安电影团。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参与组建东北电影制片厂。建国后曾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中国影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主演影片有《桃李劫》、《生死同心》,并编导故事片《马路天使》及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等。
於梨华(1931- )
拼音:yū lí huá (1931- )首字母大写:YLH(1931- )五笔:ywu tjs wxf (1931- ) 於梨华(1931- )的同义词反义词
美籍华裔作家。原籍浙江镇海。女。1947年去台湾。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后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曾在大学任教。著有长篇小说《梦回青河》、《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篇小说《也是秋天》,短篇小说集《白驹集》,散文集《新中国的女性及其他》等。
赵基天(1913-1951)
拼音:zhào jī tiān (1913-1951)首字母大写:ZJT(1913-1951)五笔:fhr dwf gd (1913-1951) 赵基天(1913-1951)的同义词反义词
朝鲜诗人。幼年随父流亡苏联。毕业于高尔基师范大学。1945年回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作为随军作家上前线。次年在平壤牺牲。作有长诗《白头山》、《生之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