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像

拼音:xínɡ xiànɡ 首字母大写:XX五笔:tgs wqk 行像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行乐图。 2.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也称行城。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西域也有在其他节日举行的。 3.塑像的一种方法。先塑成泥胎,再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这种方法塑像不但逼真,而且质地轻,故称"行像"。

学院派

拼音:xué yuàn pài 首字母大写:XYP五笔:ipb bpf ire 学院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学院主义”。17世纪产生于欧洲各国官办美术学院中的画派。以法国影响最大。该派画家重视技巧的训练,尤重素描,严格遵循古典艺术的条规,追求繁琐、浮华的细节。作品主要取材于宗教传说和神话故事。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勒布朗、席罗姆等。

雅典卫城

拼音:yǎ diǎn wèi chénɡ 首字母大写:YDWC五笔:ahty maw bg fd 雅典卫城的同义词反义词
古希腊建筑文化古迹。位于今雅典城西南部。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约130米。原为雅典奴隶制统治者的城堡,公元前5世纪改建为宗教活动中心。主要由帕提侬神庙、伊瑞克提翁庙等组成。建筑群布局自由,主次分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杰出之例。自中世纪后屡遭破坏,现仅存残迹。

耶稣会

拼音:yē sū huì 首字母大写:YSH五笔:bbh qgt wfc 耶稣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1.天主教修会之一。1534年由西班牙人依纳爵.罗耀拉创立。会规强调会士应绝对服从教皇十六﹑十七世﹐该会的主要活动是维护教皇封建统治和反对宗教改革。于明末传入我国。来华的耶稣会士中﹐著名的有利玛窦﹑艾儒略等。

仡佬族(仡gē)

拼音:yì lǎo zú ( yì g ē )首字母大写:YLZ(YGē)五笔:wtnn wft ytt ( wtnn g ē ) 仡佬族(仡gē)的同义词反义词
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的少数民族。约43.8万人(1990年)。用仡佬语。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原始宗教。历史上长于铸造青铜器,精于纺织。传统节日有仡佬年、吃新节。主要从事农业。

伊斯兰教历

拼音:yī sī lán jiào lì 首字母大写:YSLJL五笔:wvt dwr udf ftbt de 伊斯兰教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回历”、“回回历”。伊斯兰教进行宗教活动和记载历史事件的历法。以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由麦加迁至麦地那为纪元。按太阴计年,系纯阴历。一年十二个月,共354天8时48分。九月为斋戒月,十二月上旬为朝觐日期。

浴佛会

拼音:yù fó huì 首字母大写:YFH五笔:iww wxj wfc 浴佛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佛寺在农历十二月八日举行的宗教活动。

自然崇拜

拼音:zì rán chónɡ bài 首字母大写:ZRCB五笔:thd qd mpf rdfh 自然崇拜的同义词反义词
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当时人们尚未形成明确的超自然体的观念,但已开始具有将自然物和自然力超自然化的倾向。

印度教

拼音:yìn dù jiāo 首字母大写:YDJ五笔:qgb oac ftbt 印度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印度的传统宗教。公元8-9世纪,由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义,经商羯罗等改革后形成。也称“新婆罗门教”。主要经典为《吠陀》等。主要教义仍是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主要教派有湿婆派、毗湿奴派和性力派等。近代以来又相继出现梵社、圣社、罗摩克里希那教会等组织,并传布到世界各地。

杂教九流

拼音:zá jiāo jiǔ liú 首字母大写:ZJJL五笔:vs ftbt vt iyc 杂教九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1.太平天国对基督教以外的宗教派别之称呼。
26272829 共28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