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陑

拼音:shēnɡ ér 首字母大写:SE五笔:tak bdmj 升陑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书.汤誓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孔传﹕"桀都安邑﹐汤升道从陑﹐出其不意。"陑﹐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境。后因以"升陑"为创业之始的典故。

石勒(274-333)

拼音:shí lè (274-333)首字母大写:SL(274-333)五笔:dgtg afe (274-333) 石勒(274-333)的同义词反义词
十六国时后赵的建立者。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年青时被晋官吏掠卖到山东为耕奴,因而聚众起义。后投靠刘渊为大将,重用汉族失意官僚张宾,联合汉族上层,发展成割据势力。公元319年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329年初灭前赵,取得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称帝。

朔州市

拼音:shuò zhōu shì 首字母大写:SZS五笔:ubte ytyh ym 朔州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同蒲铁路纵贯。1988年设市。人口51万(1995年)。境内有著名的平朔煤矿,为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

耍孩儿

拼音:shuǎ hái ér 首字母大写:SHE五笔:dmjv byn qt 耍孩儿的同义词反义词
1.民间曲调名。五十四字﹐平仄通协。明人选辑《玉谷调簧》中收二十馀首。 2.地方戏曲剧种名。也叫咳咳腔﹑嗨嗨调。流行于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一带。

宋之问(约656-约713)

拼音:sònɡ zhī wèn ( yuē 656- yuē 713)首字母大写:SZW(Y656-Y713)五笔:psu pp uk ( xq 656- xq 713) 宋之问(约656-约713)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市)人。上元年间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睿宗时流放钦州,后赐死。与沈fe76期齐名,并称“沈宋”。有《题大庾岭北驿》等名篇。其近体诗对律诗的定型很有影响。有《宋之问集》。

涑水

拼音:sù shuǐ 首字母大写:SS五笔:iskg ii 涑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宋司马光。司马光为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故称。

孙膑兵法

拼音:sūn bìn bīnɡ fǎ 首字母大写:SBBF五笔:bi epr rw ifc 孙膑兵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齐孙子》。中国古代兵书。战国中期齐国孙膑著。《汉书·艺文志》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后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初期墓中发现孙膑论兵竹简,经整理编纂为《孙膑兵法》。论述了“富国”而“强兵”的战争观、“以众击寡、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和“赏罚分明”的治军思想等。

太焦铁路

拼音:tài jiāo tiě lù 首字母大写:TJTL五笔:dy wyo qtg kht 太焦铁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从山西太原到河南焦作。长397千米。山西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与同蒲北段、焦枝、枝柳等线连接成与京广线平行的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1975年全线铺通。已电气化。

太行八陉

拼音:tài hánɡ bá jìnɡ 首字母大写:THBJ五笔:dy tgs wt bca 太行八陉的同义词反义词
1.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晋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第一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县)﹐第二太行陉(在今河南沁阳县)﹐第三白陉(在今河南辉县)﹐第四滏口陉(在今河北磁县)﹐第五井陉(在今河北获鹿县)﹐第六飞狐陉(在今河北蔚县)﹐第七蒲阴陉(在今河北易县)﹐第八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向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

太岳

拼音:tài yuè 首字母大写:TY五笔:dy rmj 太岳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山名。即霍山。亦称霍太山。在今山西霍县东南。 2.岳父。
2627282930 共3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