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高原

拼音:yà měi ní yà ɡāo yuán 首字母大写:YMNYGY五笔:go ugdu nx go ymk dr 亚美尼亚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亚洲西部的火山熔岩高原。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多山,海拔多在3000~4000米之间。气候干旱。有铜、钼等矿藏。

异候

拼音:yì hòu 首字母大写:YH五笔:na whn 异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1.异常的气候。

意大利

拼音:yì dà lì 首字母大写:YDL五笔:ujn dd tjh 意大利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欧国家。临地中海。包括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等,面积3013万平方千米,人口58138万(1995年)。首都罗马。北部边界有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纵贯,两山间有平原。多火山、地震。大部分地区为地中海气候。经济发达。世界主要工业国之一。油橄榄、葡萄和柑橘产量居世界前列。文明古国。旅游资源丰富。

饮湖上初晴后雨

拼音:yǐn hú shànɡ chū qínɡ hòu yǔ 首字母大写:YHSCQHY五笔:qnq ide h puv jge rg fghy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同义词反义词
诗篇名。北宋苏轼作。共二首,第二首尤为著名,全文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中将晴、雨不同气候下的西湖比喻作不同妆饰的西子(西施),取譬生动自然,广为后人传诵。

伊朗高原

拼音:yī lǎnɡ ɡāo yuán 首字母大写:YLGY五笔:wvt yve ymk dr 伊朗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亚洲西南部大高原。四周被山脉围绕,为典型的山间高原。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大部海拔900~1500米。气候干燥。荒漠、草原广布。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在伊朗境内,故名。东部一小部分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境内。

银川平原

拼音:yín chuān pínɡ yuán 首字母大写:YCPY五笔:qvy kthh guf dr 银川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宁夏平原”。在宁夏北部、贺兰山以东。为断层陷落后经黄河冲积而成。海拔1100~1200米。气候干旱。二千多年前即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西北重要农业区,自古有“塞上江南”之称。

硬叶林

拼音:yìnɡ yè lín 首字母大写:YYL五笔:dgj kf ss 硬叶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硬叶常绿林”。地中海气候下的典型植被。为常绿乔木或灌木群落。叶片常绿坚硬,机械组织发达,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大洋洲的东部和西南部。

印度尼西亚

拼音:yìn dù ní xī yà 首字母大写:YDNXY五笔:qgb oac nx sghg go 印度尼西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南亚国家。包括苏门答腊、爪哇等大小岛屿13700多个。面积1904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人口196亿(1993年)。有100多个民族。首都雅加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和地震。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橡胶和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在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自然地理学

拼音:zì rán dì lǐ xué 首字母大写:ZRDLX五笔:thd qd f gj ipb 自然地理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盂兰盆

拼音:yú lán pén 首字母大写:YLP五笔:gfl udf wvl 盂兰盆的同义词反义词
1.[梵uIIambana]意译为救倒悬。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南朝梁以降,成为民间超度先人的节日。是日延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后亦演为仅具祭祀仪式而不延僧尼者。 2.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 3.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
2627282930 共4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