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眉
蟠桃
拼音:pán táo 首字母大写:PT五笔:jto sqi 蟠桃的同义词反义词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2.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3.传说中的山名。
4.见"蟠桃胜会"。
蜀芥
拼音:shǔ jiè 首字母大写:SJ五笔:lqj awj 蜀芥的同义词反义词
1.植物名。产于蜀地。茎叶供食用﹐种子入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蜀芥芸薹芥子》:"蜀芥﹑芸薹取叶者,皆七月半种……十月,收芜菁讫时收蜀芥。中为咸淡二菹,亦任为干菜。"一说,白芥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白芥》。
授衣
拼音:shòu yī 首字母大写:SY五笔:rep ye 授衣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毛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马瑞辰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说谓官家分发冬衣。孔颖达疏:"可授冬衣者,谓衣成而授之。"
2.农历九月的别称。
3.谓廷赐锦衣。
余火
拼音:yú huǒ 首字母大写:YH五笔:wgs ooo 余火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毛传:"火,大火也。流,下也。"按,大火﹐即心宿。夏历五月黄昏,大火见于正南方,方向正位置最高;夏历七月之后,星位逐渐西降,知暑尽秋至。后因称西降的大火星为"余火"。
邠诗
吃新节
拼音:chī xīn jié 首字母大写:CXJ五笔:kt usr ab 吃新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尝新节”。湘、黔、桂等省区苗、侗等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六七月间新谷登场时择日举行。节前,主妇们到田间摘新谷,舂出喷香的白米。节日早晨,各家主妇蒸好新米饭,煮好鲜鱼,即邀年老客人,带着儿童来到田间,祭祀祖先,然后全家聚餐,以此预祝五谷丰登。
吹笙庙
拼音:chuī shēnɡ miào 首字母大写:CSM五笔:kqw ttgf omd 吹笙庙的同义词反义词
1.仙人王子乔之庙。道家传说王子乔好吹笙,后登仙,曾语桓良于七月七日在缑岭(河南偃师境内)相见,至时果乘白鹤而至,于是立其祠于缑氏山下。见汉刘向《列仙传》。
丢巧针
拼音:diū qiǎo zhēn 首字母大写:DQZ五笔:tfc agnn qf 丢巧针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丢针儿"。
2.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
3.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阿英《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