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寒金

拼音:pì hán jīn 首字母大写:PHJ五笔:nkuh paw qqq 辟寒金的同义词反义词
1.相传三国魏明帝时﹐昆明国进贡嗽金鸟﹐鸟吐金屑如粟。宫人争以鸟吐之金饰钗佩﹐谓之"辟寒金"。见晋王嘉《拾遗记.魏》。唐许浑《赠萧炼师》诗﹕"还磨照宝镜﹐犹插辟寒金。"宋李清照《浣溪沙》词﹕"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明陈与郊《昭君出塞》﹕"守宫砂点臂犹红﹐衬阶苔履痕空緑﹐辟寒金照腕徒黄。"一说﹐嗽金鸟居于避寒台﹐故鸟所吐之金谓之"辟寒金"。参阅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一......更多

八骏

拼音:bá jùn 首字母大写:BJ五笔:wt cgct 八骏的同义词反义词
1.相传为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八骏之名﹐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緑耳。"郭璞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耳。"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絶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明胡应麟则认为王嘉所载,皆一......更多

白居易(772-846)

拼音:bái jū yì (772-846)首字母大写:BJY(772-846)五笔:rrr nd jqr (772-846) 白居易(772-846)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b02c(今陕西渭南)。贞元年间进士。历任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作有重要诗论《与元九书》及体现其诗论主张的政治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世人传诵。有《白氏长庆集》。

宝瓮

拼音:bǎo wènɡ 首字母大写:BW五笔:pgy wcg 宝瓮的同义词反义词
1.传说帝喾时丹丘国所献的玛瑙瓮。后舜先"迁宝瓮于衡山之上,故衡山之岳有宝露坛……又迁宝瓮于零陵之上。舜崩,瓮沦于地下。至秦始皇通汨罗之流为小溪,径从长沙至零陵,掘地得赤玉瓮,可容八斗以应八方之数,在舜庙之堂前。后人得之,不知年月。至后汉东方朔识之,朔乃作《宝瓮铭》曰:'宝云生于露坛,祥风起于月馆。望三壶如盈尺,视八鸿如萦带。'"事见晋王嘉《拾遗记.高辛》。参见"宝露"。

陈子昂(659-700)

拼音:chén zǐ ánɡ (659-700)首字母大写:CZA(659-700)五笔:ba bb jqb (659-700) 陈子昂(659-700)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开耀年间进士。任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曾从军边塞。后解官回乡,被人诬陷,死于狱中。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绮丽诗风,是唐诗革新的先驱。所作《感遇》、《登幽州台歌》等诗,风格沉郁刚健。有《陈伯玉集》。

侧理纸

拼音:cè lǐ zhǐ 首字母大写:CLZ五笔:wmj gj xqa 侧理纸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省称"侧理"。 2.纸名。即苔纸。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侧理纸万番﹐此南越所献。后人言陟理﹐与侧理相乱。南人以海苔为纸﹐其理纵横斜侧﹐因以为名。"宋王洋《和陈长卿芭蕉诗》:"书生几上侧理纸﹐巫女庙中尼峡神。"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九:"赵谷林征君昱家藏侧理纸﹐盖南越人以海苔为之﹐质坚而腻﹐世不轻有。"亦有以横纹纸为侧理纸者。《说郛》卷十二引宋赵希鹄《洞天清禄.古翰墨辨真》:"北纸用......更多

丹鹊

拼音:dān què 首字母大写:DQ五笔:my ajqg 丹鹊的同义词反义词
1.赤色的喜鹊。晋王嘉《拾遗记.周》:"﹝周昭王﹞二十四年,涂修国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孟夏之时,凤﹑鹊皆脱易毛羽。聚鹊翅以为扇,缉凤羽以饰车盖也。"后多用作信使的代称。

春宵宫

拼音:chūn xiāo ɡōnɡ 首字母大写:CXG五笔:dwj pi pk 春宵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宫殿名。相传为周穆王东巡时宴会西王母之处。见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 2.古宫殿名。在姑苏台上,为春秋吴王夫差与西施宴乐之所。见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

都给事中

拼音:dōu ɡěi shì zhōnɡ 首字母大写:DGSZ五笔:ftjb xw gk k 都给事中的同义词反义词
1. 官名。六科的长官,掌管侍从、规谏、稽察、补阙、拾遗等事。如:都给事中舒化论瑞迂滞不达政体。——《明史·海瑞传》。

饭颗山

拼音:fàn kē shān 首字母大写:FKS五笔:qnr jsd mmm 饭颗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1.相传是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座山。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白(李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后遂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
12345 共10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