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
拼音:shí dào 首字母大写:SD五笔:fg ut 十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方面。
2.十个行政区域。唐贞观初,分全国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陇右﹑剑南﹑岭南等十道。
3.十个行政区域。元代江南行台所辖十道:江东建康道﹑江西湖东道﹑江南浙西道﹑浙东海右道﹑江南湖北道﹑岭北湖南道﹑岭南广西道﹑海北广东道﹑海北海南道﹑福建闽海道。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4.即十善。不犯十恶。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
司空不视涂
拼音:sī kōnɡ bú shì tú 首字母大写:SKBST五笔:ngk pw i pym iwgs 司空不视涂的同义词反义词
司空:古代管理道路的官;涂:路;不视涂:不看道路。司空不察看道路。指放弃本职工作,玩忽职守。
五典
拼音:wǔ diǎn 首字母大写:WD五笔:gg maw 五典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
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
3.泛指古代典籍。
4.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
五教
拼音:wǔ jiào 首字母大写:WJ五笔:gg ftbt 五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
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
3.唐人对司徒的别称。
4.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性善论
拼音:xìnɡ shàn lùn 首字母大写:XSL五笔:ntg uukf ywx 性善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与“性恶论”相对。由孟子首先提出。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人的仁义礼智等品德是天生固有的,封建伦理道德是天赋给人的本性。人的为恶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和主观不努力造成的,由此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
治跸
十义
王守仁(1472-1529)
拼音:wánɡ shǒu rén (1472-1529)首字母大写:WSR(1472-1529)五笔:ggg pf wfg (1472-1529) 王守仁(1472-1529)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人称阳明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提出“知行合一”说。教育方法上强调言传身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他的学说在明代中期以后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著作有《传习录》、《大学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