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

拼音:mó ěr duō wǎ 首字母大写:MEDW五笔:ossr qi qq gnn 摩尔多瓦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欧内陆国。面积337万平方千米。人口4354万(1993年)。首都基希讷乌。丘陵和河谷平原相间。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济以葡萄等果树种植和食品工业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戎菽

拼音:rónɡ shū 首字母大写:RS五笔:ade ahi 戎菽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戎叔"。 2.山戎所种植的一种豆科植物。大豆。《管子.戒》:"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诗.大雅.生民》:"蓺之荏菽"毛传:"荏菽,戎菽也。"郑玄笺:"戎菽,大豆也。"一说为胡豆,蚕豆。《尔雅.释草》:"戎叔,谓之荏菽。"郭璞注:"即胡豆也。"或谓戎菽﹑胡豆皆豌豆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劐.谷三.豌豆》。

生长点

拼音:shēnɡ zhǎnɡ diǎn 首字母大写:SZD五笔:tgd ta hko 生长点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种植物枝条的未分化顶端,由一个顶生细胞或一组细胞组成,它产生初分生组织,由此分化为枝条的组织。2.植物根的顶端由许多扁方形细胞构成的组织,能不断分裂成新的细胞,使根生长。

自然分工

拼音:zì rán fēn ɡōnɡ 首字母大写:ZRFG五笔:thd qd wv a 自然分工的同义词反义词
人们在劳动中按性别、年龄进行的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是人类分工的起点。如成年男子从事捕猎等劳动,妇女从事采集和原始种植等劳动,老年人指导生产,小孩帮助妇女劳动。在近代农业和手工业中,也存在自然分工。

安车骨

拼音:ān chē ɡǔ 首字母大写:ACG五笔:pv lg me 安车骨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部落名。靺鞨族七部落之一。在今黑龙江省宾县及五常县境。有农业,种植粟﹑麦﹑穄。又有养猪业,但主要以射猎为业。穴居,性骁勇。参阅《隋书.东夷传.靺鞨》﹑《金史.世纪序》。

不毛

拼音:bù máo 首字母大写:BM五笔:i etgn 不毛的同义词反义词
1.未加种植。 2.不生植物。指荒瘠。 3.毛色不纯。

橙圃

拼音:chénɡ pǔ 首字母大写:CP五笔:swgu lsi 橙圃的同义词反义词
1.种植橙树的园圃。

粗放经营

拼音:cū fànɡ jīnɡ yínɡ 首字母大写:CFJY五笔:oe yt x apk 粗放经营的同义词反义词
“集约经营”的对称。以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投在较多的土地上,不讲究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不是依靠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投资来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而是依靠扩大种植面积的方法来增加农产品总产量。参见“经济增长方式”(712页)。

大头菜

拼音:dà tóu cài 首字母大写:DTC五笔:dd ud aes 大头菜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二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变种﹐根部肥大﹐有辣味﹐花黄色。块根和嫩叶供食用。亦指这种植物的块根及其制成品。

刺桐

拼音:cì tónɡ 首字母大写:CT五笔:smj smgk 刺桐的同义词反义词
1.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印度﹑马来亚等地,我国广东一带亦多栽培。旧时多入诗。亦以指刺桐之花。 2.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别称。唐时环城皆种植刺桐,故称。亦名桐城。宋元时代伊斯兰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记入其行纪。《马可波罗行纪》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12345 共2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