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箭

拼音:chuán jiàn 首字母大写:CJ五笔:wfn tue 传箭的同义词反义词
1.传递令箭。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起兵令众,以传箭为号。 2.引申为传令。 3.报时。古用铜壶滴漏计时,看水平面箭上的刻度,即知时刻。

顿戟

拼音:dùn jǐ 首字母大写:DJ五笔:gbnm fja 顿戟的同义词反义词
1.《管子.地数》:"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后因以"顿戟"指动用干戈引起兵战。

櫜甲束兵

拼音:ɡāo jiǎ shù bīnɡ 首字母大写:GJSB五笔:gkhs lhnh skd rw 櫜甲束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

关羽(?-220)

拼音:ɡuān yǔ (?-220)首字母大写:GY(?-220)五笔:udu nny (?-220) 关羽(?-220)的同义词反义词
三国蜀汉大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东汉末随刘备起兵。曾被曹操俘获,甚受优待。后仍回到刘备军中。赤壁之战后,刘备派他镇守荆州,屡破曹军。但因后方空虚,孙权乘机袭取荆州,他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被擒杀。宋代以后,他的事迹渐被渲染神化,尊为“关公”、“关帝”。

汉光武帝(前6-后57)

拼音:hàn ɡuānɡ wǔ dì ( qián 6- hòu 57)首字母大写:HGWD(Q6-H57)五笔:ic ig gah yuph ( ue 6- rg 57) 汉光武帝(前6-后57)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王莽统治时,与兄刘縯起兵,加入绿林军。公元23年取得昆阳大捷。25年称帝。后镇压赤眉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提倡节俭,整顿吏治,使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史称“光武中兴”。

黄巢(?-884)

拼音:huánɡ cháo (?-884)首字母大写:HC(?-884)五笔:amw vjs (?-884) 黄巢(?-884)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私盐贩出身。公元875年起兵响应王仙芝起义。王仙芝战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率起义军南下进入福建,攻克广州,又回军北伐。881年初进入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齐”。后被唐军包围,缺粮无援,被迫撤出长安。因腹背受敌,屡战失利,不久退至泰山狼虎谷,兵败自杀。

洪宪帝制

拼音:hónɡ xiàn dì zhì 首字母大写:HXDZ五笔:iaw ptf yuph tgm 洪宪帝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并废除民国纪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正式称帝。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各省纷纷独立,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在内外压力下,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戢兵

拼音:jí bīnɡ 首字母大写:JB五笔:kbny rw 戢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1.息兵;停止军事行动。 2.收起兵器。

金太祖(1068-1123)

拼音:jīn tài zǔ (1068-1123)首字母大写:JTZ(1068-1123)五笔:qqq dy pye (1068-1123) 金太祖(1068-1123)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完颜阿骨打”。金王朝的建立者。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领导女真人起兵抗辽,以寡击众,屡获胜利。1115年称帝,国号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命人创制女真文字。后遣金兵攻入长城,占领辽国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并约宋联合攻辽。1123年西逐辽天祚帝,于途中病死。

靖难之役(难nàn)

拼音:jìnɡ nán zhī yì ( nán n à n )首字母大写:JNZY(NNàN)五笔:uge cw pp twc ( cw n à n ) 靖难之役(难nàn)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初燕王朱棣夺取皇位的战争。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太祖死,皇太孙建文帝即位,用大臣齐泰、黄子澄建议,采取削弱诸王势力的措施。1399年,太祖第四子朱棣以诛齐、黄为名,起兵北平(今北京),号称“靖难”。1402年,燕王兵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建文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12345 共8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