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1901-1972)
拼音:bā rén (1901-1972)首字母大写:BR(1901-1972)五笔:cnh w (1901-1972) 巴人(1901-1972)的同义词反义词
文艺理论家、作家。原名王任叔,浙江奉化人。早年参加文学研究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从事革命文化活动,并一度在南洋从事华侨爱国民主活动。建国后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首任大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著有《文学论稿》,长篇小说《某夫人》、《莽秀才造反记》,杂文集《边鼓集》等。
曹靖华(1897-1987)
拼音:cáo jìnɡ huá (1897-1987)首字母大写:CJH(1897-1987)五笔:gmaj uge wxf (1897-1987) 曹靖华(1897-1987)的同义词反义词
翻译家,散文家。河南卢氏人。曾留学苏联。北伐战争时任苏联顾问团翻译。1927年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任教。1933年回国。曾任中国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建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译有契诃夫的剧本《三姊妹》、绥拉菲摩维奇的长篇小说《铁流》、阿·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等。著有散文集《花》、《飞花集》等。
忏悔录
拼音:chàn huǐ lù 首字母大写:CHL五笔:ntf ntx vi 忏悔录的同义词反义词
自传体长篇小说。法国卢梭作于1781-1788年。共两部。描写作者童年时代的痛苦和少年时代的流浪生活以及作者在贵族寡妇德·瓦朗夫人身边的种种际遇。1740年后在巴黎结交社会名流。婚后有了五个孩子,却把他们送进育婴堂。在创作《爱弥儿》和《新爱洛绮丝》时,患了受迫害狂想症。终因《爱弥儿》激怒当局而逃往英国。
布登勃洛克一家
拼音:bù dēnɡ bó luò kè yì jiā 首字母大写:BDBLKYJ五笔:dmh wgku fpb itk dq g pg 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小说。德国托马斯·曼作于1901年。布登勃洛克家是卢卑克城的望族。老约翰诚实经商,家道兴盛。他去世后,儿子小约翰遇上了竞争对手,经营十分艰难。家业传到第三代时,托马斯在商业上连连失利,他四十多岁时去世,家道已经衰落。其子哈诺因年幼无法自立,不得不关闭祖传的公司,并于十五岁时夭折。显赫一时的布氏家族就此覆亡。
曹雪芹(1715-1763)
拼音:cáo xuě qín (1715-1763)首字母大写:CXQ(1715-1763)五笔:gmaj fv arj (1715-1763) 曹雪芹(1715-1763)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小说家。名fe21,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籍辽阳。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三代为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其父被免职下狱,家产被抄没,从此家道中落。代表作长篇小说《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历时十年,未及完成。今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大街
拼音:dà jiē 首字母大写:DJ五笔:dd tffs 大街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小说。美国刘易斯作于1920年。女大学生卡罗尔随丈夫来到戈弗草原,发现人们安于现状,生活平庸而乏味。她立志改造环境,但遭到大多数人的抵制。失望之余,只身离开戈弗草原。但两年之后,她又回到丈夫身边,回到死气沉沉的生活之中。
高阳(1926-1992)
拼音:ɡāo yánɡ (1926-1992)首字母大写:GY(1926-1992)五笔:ymk bj (1926-1992) 高阳(1926-1992)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家。原名许晏骈,浙江杭州人。曾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1949年随军去台湾。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中央日报》特约主编。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慈禧前传》、《清宫外史》、《红顶商人》、《荆轲传》、《风尘三侠》,论著《高阳说诗》等。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拼音:ɡé lán tè chuán zhǎnɡ de ér nǚ 首字母大写:GLTCZDEN五笔:stk udf cffy tuw ta r qt vvv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科幻小说。法国凡尔纳作于1868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跟随“邓肯号”船主,按照仅有的一点线索去寻找两年前在海洋上遇难失踪的父亲。他们穿越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一路上战胜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父亲。
格列佛游记
拼音:ɡé liè fó yóu jì 首字母大写:GLFYJ五笔:stk gqj wxj iytb yn 格列佛游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小说。英国斯威夫特作于1726年。分四部分:《小人国游记》、《大人国游记》、《拉普他等地纪事》、《智马国》。小说通过英国医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四个幻想国的经历,抨击英国的腐败政治和侵略战争。
贵族之家
拼音:ɡuì zú zhī jiā 首字母大写:GZZJ五笔:khgm ytt pp pg 贵族之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作于1859年。拉夫列茨基出身贵族,婚后发现妻子有外遇,便离她而去。不久传来妻子的死讯,他如释重负,后与表姐的女儿丽莎产生了爱情。最后,误传已死的妻子突然出现,致使拉夫列茨基与丽莎分手,丽莎进了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