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

拼音:wǔ hàn shì 首字母大写:WHS五笔:gah ic ym 武汉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湖北省省会。在省境中部偏东、长江与汉江交汇处,京广铁路纵贯,汉丹、武大两铁路在此交会,武汉长江大桥联系南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中部水陆交通枢纽,有“九省通衢”之称。1949年市区由汉口、武昌、汉阳三部分合并设市。人口44949万(1995年)。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有著名的武汉钢铁公司。名胜古迹有东湖、蛇山、龟山、珞珈山、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八七”会议会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更多

吴梅(1884-1939)

拼音:wú méi (1884-1939)首字母大写:WM(1884-1939)五笔:kgd stx (1884-1939) 吴梅(1884-1939)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理论家、作家。字瞿安,号霜d044,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代秀才。曾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著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南北词谱》等,另有传奇、杂剧《风洞山》、《苌虹血》等十二种,编选校刻《奢摩他室曲丛》一、二集等。

纬途

拼音:wěi tú 首字母大写:WT五笔:xfnh wgsp 纬途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都城内的东西大道。语本《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郑玄注:"国中,城内也。经﹑纬谓涂也。"贾公彦疏:"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

祆教

拼音:xiān jiāo 首字母大写:XJ五笔:pygd ftbt 祆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琐罗亚斯德(旧译"苏鲁友")教,俗称拜火教。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琐罗亚斯德创。波斯萨珊王朝奉为国教。其教创善﹑恶二元论,以火为善神的代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后又称"火祆教"或"祆教"。唐代曾一度于长安建祠盛行,并立官专管。武宗反佛后渐废不传。 2.泛指西方传入中国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

乌孙

拼音:wū sūn 首字母大写:WS五笔:tnn bi 乌孙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兼作国名。初期游牧于祁连、敦煌一带。后西迁今伊犁河、天山之间。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乌孙王与汉结盟。后属西域都护。南北朝时南迁葱岭。其后渐与邻族融合。明清时哈萨克族中尚有乌孙部落。

温带

拼音:wēn dài 首字母大写:WD五笔:ijl gkp 温带的同义词反义词
1.自然地理学名词。指南北半球回归线和极圏之间的纬度带,分别称为南温带和北温带。这里没有太阳的垂直照射光线,气候比较温和。

温带季风气候

拼音:wēn dài jì fēnɡ qì hòu 首字母大写:WDJFQH五笔:ijl gkp tbf wr rtg whn 温带季风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分布在北纬35°~55°左右亚欧大陆东岸。冬季寒冷干燥,南北温差大;夏季气温较高,南北温差小,雨水较多。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c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多在20°c以上。年降水量多在500~600毫米左右,降水夏季远比冬季多。主要出现在中国的华北和东北、朝鲜半岛北部、日本群岛北部、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

西河

拼音:xī hé 首字母大写:XH五笔:sghg isk 西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1.河名。古称黄河南北流向的部分为西河。 2.古地区名。春秋时卫地。指卫之西境的黄河沿岸地区﹐即今河南浚县﹑滑县及其迤南﹑迤北一带。 3.古地区名。战国时魏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一说在今山陕间黄河左右﹐又分为陕西大荔﹑韩城和山西汾阳等说﹐又说在今河南安阳﹐其时黄河流经安阳之东﹐西河意即河西。 4.《礼记.檀弓上》:"﹝子夏﹞退而老于西河之上。"后即以"西河"为孔子弟子子夏的代称。

仙人

拼音:xiān rén 首字母大写:XR五笔:wm w 仙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僊人"。 2.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 3.唐人用以称女道士。 4.古代杂戏的一种。 5.南北朝时高丽官职名。 6.书法名称的一种。

吴子

拼音:wú zǐ 首字母大写:WZ五笔:kgd bb 吴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对战国卫人吴起的敬称。 2.南北朝时北人对南人的蔑称。
3132333435 共5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