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臣

拼音:liè chén 首字母大写:LC五笔:gqj ahn 列臣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诸大臣。

开禧北伐

拼音:kāi xǐ běi fá 首字母大写:KXBF五笔:ga pyfk ux way 开禧北伐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宋攻金战役。1206年(开禧二年),南宋大臣韩b029胄得悉金国衰弱,出兵分路北上攻金,宋军初战略胜,但后因用人不当,措置失误,北伐失利。次年韩b029胄被杀,宋、金议和。

凯元

拼音:kǎi yuán 首字母大写:KY五笔:mnw fqb 凯元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辅佐君主的大臣。

李林甫(?-752)

拼音:lǐ lín fǔ (?-752)首字母大写:LLF(?-752)五笔:sb ss sghy (?-752) 李林甫(?-752)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大臣。公元735年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封晋国公,权势甚盛。为人奸诈,对人表面友好,暗中加以陷害,被称为“口蜜腹剑”。在位期间,勾结宦官、嫔妃,不许谏官批评朝政,只求取媚于玄宗,政事日趋腐败。

李纲(1083-1140)

拼音:lǐ ɡānɡ (1083-1140)首字母大写:LG(1083-1140)五笔:sb xmr (1083-1140) 李纲(1083-1140)的同义词反义词
宋代大臣。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进士出身。初为兵部侍郎。1126年初,金兵南下包围东京(今河南开封),他反对迁都,力主抵抗,领导东京军民坚守月余,迫使金军撤退。不久以“专主战议”被排挤出东京。次年高宗即位,起用他为宰相。主张严惩投降金国的张邦昌,用两河义军收复失地,以宗泽为开封留守。但不久又被排斥。后多次上疏陈说抗金大计,未被采纳。

李善长(1314-1390)

拼音:lǐ shàn chánɡ (1314-1390)首字母大写:LSC(1314-1390)五笔:sb uukf ta (1314-1390) 李善长(1314-1390)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初大臣。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原是朱元璋的谋士,参预机要,深得信任。朱元璋称吴王,他为右相国。常留守后方,调度军队给养。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明初制度,多由他参与制定。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贬,五年后赐死。

李德裕(787-850)

拼音:lǐ dé yù (787-850)首字母大写:LDY(787-850)五笔:sb tfl puw (787-850) 李德裕(787-850)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大臣。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李吉甫子。出身世家。“牛李党争”时,为李派首领。穆宗时被牛僧孺排挤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时为西川节度使。武宗即位后任为相,贬逐李宗闵、牛僧孺。宣宗时牛党得势,他被贬崖州(治今广东琼山)而死。

括囊拱手

拼音:kuò nánɡ ɡónɡ shǒu 首字母大写:KNGS五笔:rtd gkh raw rt 括囊拱手的同义词反义词
括囊:像扎好的口袋一样不说话;拱手:指无所作为。指大臣不谏言,就是无所作为。

夔皋

拼音:kuí ɡāo 首字母大写:KG五笔:utht rdfj 夔皋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夔皋"。 2.夔和皋陶的并称。夔,舜时乐官;皋陶,舜时刑官。两人居官皆有政绩。后因以借指贤明的辅弼大臣。

乐部

拼音:lè bù 首字母大写:LB五笔:tn ukb 乐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署名。犹太乐署。北周设置。有上士﹑中士,其职如周代大司乐。唐有乐部名,系指乐队,分立部﹑坐部二者,隶属太常,非官职。清代复立乐部,主管音乐,以礼部满洲尚书或王公大臣兼典乐大臣。参阅《通典·职官七》﹑《新唐书·礼仪志十一》﹑《清会典事例·乐部一·职掌》。 2.古代泛指歌舞戏曲演出单位。
3637383940 共5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