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917)
拼音:bù dài hé shɑnɡ (?-917)首字母大写:BDHS(?-917)五笔:dmh waye t imk (?-917) 布袋和尚(?-917)的同义词反义词
五代时僧人。名契此,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传说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形如疯癫。世人称他为弥勒化身。佛教寺庙山门里供奉的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相传是他的造像。
大雄宝殿
道德天尊
拼音:dào dé tiān zūn 首字母大写:DDTZ五笔:ut tfl gd usg 道德天尊的同义词反义词
道教三清尊神之一。即被尊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据称由“冥寂玄通元”(宇宙未形成前从混沌中产生的三元气之一)所化生。居于天界大赤天“太清”仙境。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并为三洞教主。道教宫观多有供奉,塑像持扇(或如意),象征万物化生之“太初”世纪。
奉事
奉祀
顶戴
拼音:dǐnɡ dài 首字母大写:DD五笔:sd falw 顶戴的同义词反义词
1.敬礼;感恩。
2.供奉;拥戴。
3.谓双手持物举过头顶。表示致敬。
4.谓花朵着生在枝条的顶端。
5.谓头上承物。
6.头戴(帽子)。
7.承受;继承。
8.犹顶替。谓以此代彼。
9.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依顶珠品质﹑颜色的不同而区分官阶大小。也称"顶子"﹑"顶带"。
佛殿
佛舍利
拼音:fó shě lì 首字母大写:FSL五笔:wxj wfk tjh 佛舍利的同义词反义词
1.相传为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击之不坏,焚之不燋,或有光明神验。佛教徒奉为至宝,建塔供奉。后亦泛指高僧死后烧剩的骨烬。舍利为梵语?arīra的译音,意为"身骨"﹑"灵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