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壁深垒
江户幕府
拼音:jiānɡ hù mù fǔ 首字母大写:JHMF五笔:ia yne ajdh ow 江户幕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德川幕府”。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1603年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城(在今东京)建立第三个幕府政权。德川氏严格控制地方诸侯(大名),建立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加强将军权力。对外实行“锁国”政策。19世纪中期西方殖民列强入侵,发生民族危机。1867年幕府将军被迫还政于天皇,次年江户幕府垮台,长达600多年的幕府制度结束。
李斯(?-前208)
拼音:lǐ sī (?- qián 208)首字母大写:LS(?-Q208)五笔:sb dwr (?- ue 208) 李斯(?-前208)的同义词反义词
秦代政治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跟随荀子求学。后为秦王嬴政的谋士,曾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秦统一六国后担任丞相,主张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并以“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建议秦始皇焚《诗》、《书》,禁私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帝。后被赵高谋杀。
罗曼诺夫王朝
拼音:luó màn nuò fū wánɡ cháo 首字母大写:LMNFWC五笔:lq jlc yad gggy ggg fje 罗曼诺夫王朝的同义词反义词
俄国封建王朝。1613年建立。18世纪初彼得一世在位时,俄国迅速强盛,建立俄罗斯帝国。后不断扩张领土,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强国,农奴制日益加强。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19世纪末形成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1917年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民族团结
拼音:mín zú tuán jié 首字母大写:MZTJ五笔:n ytt lf xf 民族团结的同义词反义词
各民族之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友好互助的关系。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国家用法律形式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的斗争中,主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抛物面镜
拼音:pāo wù miàn jìnɡ 首字母大写:PWMJ五笔:rve cq dl quj 抛物面镜的同义词反义词
反射面与抛物面的反射镜。将发光点放在抛物面镜的主焦点上,光线经镜面反射后都平行于主轴射出。追光灯、探照灯内都有一抛物面镜,使光源位于其焦点就能得到定向照明的平行光束。反之,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经抛物面镜反射后都将会聚在焦点上。如微波通信接收天线采用抛物面结构,使微弱信号会聚并加强。
明成祖(1360-1424)
拼音:mínɡ chénɡ zǔ (1360-1424)首字母大写:MCZ(1360-1424)五笔:je dn pye (1360-1424) 明成祖(1360-1424)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朱棣”。明朝皇帝。朱元璋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1399年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1402年攻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年号永乐。为加强北部边防,防范蒙古势力南下,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在位时解除藩王兵权,巩固中央集权;重用宦官,设置东厂,开宦官干政之始。曾派郑和出使南洋等地,并命人编纂《永乐大典》。
明太祖(1328-1398)
拼音:mínɡ tài zǔ (1328-1398)首字母大写:MTZ(1328-1398)五笔:je dy pye (1328-1398) 明太祖(1328-1398)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后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以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普查......更多
强本弱支
推恩削藩
拼音:tuī ēn xuē fān 首字母大写:TEXF五笔:rwyg ldn iej aitl 推恩削藩的同义词反义词
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措施。汉初诸侯王国势力强大。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公元前127年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领地小了,就无力再与中央对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