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民

拼音:duò mín 首字母大写:DM五笔:nda n 惰民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不务正业的游民。 2.元明时浙江境内受歧视的一部分民户。也称"堕民"。元灭宋后,将俘虏和罪犯集中于绍兴等地,称之为"怯怜户",在绍兴也叫"乐户",后称"惰民"。明编户籍,统列之为"丐户",世充婚丧喜庆等贱役,不许与平民通婚和应科举。或曰宋将焦光瓒率部降金,金军北退后,宋贬其部为"惰民"。此外尚有明初设置之说,其成员传系张士诚﹑方国珍的部属。惰民直至清雍正时始改变其户籍,和平民同列。参阅《通志......更多

红禀

拼音:hónɡ bǐnɡ 首字母大写:HB五笔:xa ylki 红禀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平民向官府﹑下级向上级有所请求的一种呈文。

衡荜

拼音:hénɡ bì 首字母大写:HB五笔:tqd axxf 衡荜的同义词反义词
1.横木编荜以为门户。喻简陋的房屋。常借指平民和隐士的居室。 2.用作自谦之辞。犹言寒舍。

家人子

拼音:jiā rén zǐ 首字母大写:JRZ五笔:pg w bb 家人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平民的子女。亦指平民百姓。 2.汉代对无官职名号宫人的称呼。

九赋

拼音:jiǔ fù 首字母大写:JF五笔:vt mg 九赋的同义词反义词
1.周代的九类赋税。《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余之赋。"郑玄注:"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国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此平民也。关市﹑山泽谓占会百物,币余谓占卖国中之斥币,皆未作当增赋者。"按,前六种赋税皆以地区远近为区别,征土地产物;关市之赋征......更多

罗马共和国

拼音:luó mǎ ɡònɡ hé ɡuó 首字母大写:LMGHG五笔:lq cg aw t l 罗马共和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传说罗马建城于公元前754-前753年。初由国王统治,历经七代国王。约前509年废除“王政”,建立共和国。经过平民与贵族之间的长期斗争,平民地位有所提高;同时积极对外扩张,前3世纪早期基本统一意大利。后经过三次布匿战争和三次马其顿战争,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各地,建立许多行省。前1世纪爆发长期内战。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政治,共和国覆亡。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闾伍

拼音:lǘ wǔ 首字母大写:LW五笔:ukkd wgg 闾伍的同义词反义词
1.《周礼.地官.族师》:"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闾﹑伍均为古代民户编次的单位,后以"闾伍"指平民所居。

麻衣

拼音:má yī 首字母大写:MY五笔:oss ye 麻衣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时穿的常服。 2.古时丧服。 3.麻布衣。古时平民所穿。 4.旧时举子所穿的麻织物衣服。 5.借指应试举子。 6.见"麻衣相法"。

梭伦改革

拼音:suō lún ɡǎi ɡé 首字母大写:SLGG五笔:scw wwx nt af 梭伦改革的同义词反义词
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公元前594年,出身破落贵族的梭伦在平民支持下当选雅典执政官。为解决日益尖锐的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颁布“解负令”,禁止将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按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使富裕的平民能够参政;设立“四百人会议”等政治机构,削弱贵族权力。他的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拼音:wánɡ zǐ fàn fǎ , shù mín tónɡ zuì 首字母大写:WZFF,SMTZ五笔:ggg bb qtb ifc , oao n m lhd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同义词反义词
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12345 共2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