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
拼音:liù dù 首字母大写:LD五笔:uy oac 六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天﹑地﹑春﹑夏﹑秋﹑冬乃万物之制度。
2.佛教语。又译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罗蜜多)的意译。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盘(寂灭)之彼岸的六种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禅定)﹑智慧(般若)。
猕猴池
拼音:mí hóu chí 首字母大写:MHC五笔:qtx qtw ibn 猕猴池的同义词反义词
1.梵语意译。即猴池。在古印度毘舍离庵摩罗园侧,传说往昔猕猴共集,为佛穿池,故名。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其西北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傍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师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狝猴为佛穿也,在昔如来曾住于此。"按,此故事又见《四分律》卷二。今印度著名的桑奇(Sanchi)北门石柱上尚有这一传说的浮雕。参见"猴池"。
摩睺罗
拼音:mó hóu luó 首字母大写:MHL五笔:ossr hwnd lq 摩睺罗的同义词反义词
1.梵语muhūrtu的音译。极短暂的时间﹐相当于一昼夜的三十分之一﹐意译为须臾。
2.亦作"摩?罗"﹑"摩侯罗"﹑"摩诃罗"。唐﹑宋﹑元习俗﹐用土﹑木﹑蜡等制成的婴孩形玩具。多于七夕时用﹐为送子之祥物。语本梵语摩睺罗伽(Mahoraga)。
涅盘
拼音:niè pán 首字母大写:NP五笔:ijfg tul 涅盘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湼盘"。
2.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
3.作为死亡的美称。
毗耶
祇陀
拼音:zhǐ tuó 首字母大写:ZT五笔:pyqa bpx 祇陀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佛教语。梵文Jeta的音译。意译胜。相传为舍卫国波斯匿王太子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正梵音云'誓多'。此译为胜。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太子亦名胜。"后人用以泛指佛寺。
示寂
圣训
拼音:shènɡ xùn 首字母大写:SX五笔:cff yk 圣训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圣人的教导。指儒家相传的训谕。
2.帝王的训谕﹑诏令。
3.阿拉伯文的意译﹐原意为传闻﹑传述。后专指对穆罕默德言行的传述--"穆罕默德言行录"。在中国﹐圣训也称"圣训经"﹑"至圣宝训"﹑"至圣宝谕"﹑"圣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