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身
袈裟
拼音:jiā shā 首字母大写:JS五笔:eky iite 袈裟的同义词反义词
1.梵文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似黑之色,故称。原译作"毠?",晋葛洪撰《字苑》改从衣作袈裟。
迦梨陀娑(klidsa)
拼音:jiā lí tuó suō (klidsa)首字母大写:JLTS(klidsa)五笔:ekp tjs bpx iitv (klidsa) 迦梨陀娑(klidsa)的同义词反义词
印度古代剧作家、诗人。约生活于3-5世纪笈多王朝时期。剧作有《摩罗维迦和火友王》、《优哩婆湿》、《沙恭达罗》以及诗篇《云使》等。是梵文古典文学代表作家之一。
经藏
曼殊室利
拼音:màn shū shì lì 首字母大写:MSSL五笔:jlc gqt pgc tjh 曼殊室利的同义词反义词
1.梵文的译音。也译作文殊师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等。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与普贤左右随侍释迦牟尼,司智慧。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
婆罗浮屠
拼音:pó luó fú tú 首字母大写:PLFT五笔:ibv lq ieb nft 婆罗浮屠的同义词反义词
印度尼西亚佛教艺术古建筑。梵文意为“山丘上的佛塔”。建于公元8-9世纪。用石块砌成。有十层平台:一至七层方形,共有四百三十二个神龛;八至十层为圆形,中央有高7米的主佛塔,周围环绕七十二座小塔,气势雄伟。
七级浮图
三衣
拼音:sān yī 首字母大写:SY五笔:dg ye 三衣的同义词反义词
1.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神通
拼音:shén tōnɡ 首字母大写:ST五笔:pyj cep 神通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通过神灵而感应沟通。
2.指预见,先见之明。
3.佛教语。梵文的意译。亦译作"神通力"﹑"神力"。谓佛﹑菩萨﹑阿罗汉等通过修持禅定所得到的神秘法力。
4.泛指神奇高超的本领。
三藏
拼音:sān zànɡ 首字母大写:SZ五笔:dg aau 三藏的同义词反义词
1.梵文意译。佛教经典的总称。分经﹑律﹑论三部分。经,总说根本教义;律,记述戒规威仪;论,阐明经义。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如唐玄奘称唐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