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传胪
拼音:xiǎo zhuàn lú 首字母大写:XZL五笔:ih wfn ehn 小传胪的同义词反义词
1.科举时代﹐殿试后宣读皇帝诏书和登第进士名次﹐叫传胪。清制﹐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二十五日传胪。殿试后﹐阅卷大臣列甲第名次﹐进呈钦定,于二十四日先拆前十卷﹐按名引见﹐叫小传胪。参阅清陆以湉《冷庐杂识·传胪》。
修撰
拼音:xiū zhuàn 首字母大写:XZ五笔:wht rnnw 修撰的同义词反义词
1.撰写;编纂。
2.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清文献通考.职官七》。
制举
拼音:zhì jǔ 首字母大写:ZJ五笔:tgm igwg 制举的同义词反义词
1.制订选拔贤才的方法。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3.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
紫光阁
榜眼
春试
拼音:chūn shì 首字母大写:CS五笔:dwj ya 春试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代考试定在春夏之间。宋诸路州军科场并限八月引试,而礼部试士,常在次年的二月,殿试则在四月;于是有春试﹑秋贡之名。元代于八月乡试,二月会试,明清相沿。故也称会试为春试。参阅《宋史.选举志二》﹑清赵翼《陔馀丛考.试期》。
东堂
拼音:dōnɡ tánɡ 首字母大写:DT五笔:ai ipkf 东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
2.《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
3.指晋宫的正殿。晋武帝时郄诜于东堂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
4.宋毛滂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