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拼音:zhī shì 首字母大写:ZS五笔:td gk 知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1.通晓事理;懂事。
2.主管事务。
3.官名。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宋时分命京官出守列郡,称为权知某府或某州或某县事,知事之名由此而起。明清径称县级地方行政长官为知县,民国改知县为县知事,省称知事,后又改知事为县长。
4.官名。明清时代的属官名。明清之廉访司﹑通政司﹑按察司﹑盐运司等及各府皆置知事。
5.僧职名。掌管僧院事务。后称为住持。
正印
拼音:zhènɡ yìn 首字母大写:ZY五笔:ghd qgb 正印的同义词反义词
1.犹正宗。
2.明制,某些重要官职(如御史)铸有二印。其一为职官本人掌管,谓之"副印";其一藏于内府,谓之"正印"。有事则受"正印"而出,复命时则仍上交朝廷。
3.正方形的官印。清制,自布政使至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长官均用正印,故府州县官又称正印或正印官。
主簿
拼音:zhǔ bù 首字母大写:ZB五笔:y tis 主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魏晋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唐宋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明清时各寺卿也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为佐官之一。后省并。《南史.儒林传.伏曼容》:"﹝伏曼容﹞父胤之,宋司空主簿。"
归班
礼房
堂翁
太爷
拼音:tài yé 首字母大写:TY五笔:dy wrb 太爷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时对知府﹑知县等官吏的尊称。
2.尊称别人的父亲。
3.倨傲的自称。犹爷爷﹑老子。
4.家仆对男主人的尊称。
5.称祖父或祖辈尊长。
吴昌硕(1844-1927)
拼音:wú chānɡ shuò (1844-1927)首字母大写:WCS(1844-1927)五笔:kgd jj ddm (1844-1927) 吴昌硕(1844-1927)的同义词反义词
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后改名俊卿,字昌硕、仓石,号缶庐,浙江安吉人。诸生。清末曾官安东知县。书擅石鼓文,凝练朴茂;画擅花卉,墨饱色酣,浑厚苍劲;篆刻上溯秦汉玺印,又吸取汉魏六朝甓瓦等之长,雄健古拙。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又被推为西泠印社社长。著有《缶庐诗》。
县父母
县正堂
拼音:xiàn zhènɡ tánɡ 首字母大写:XZT五笔:egc ghd ipkf 县正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时知府﹑知州﹑知县均为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大堂,因此称为正堂。故亦以"县正堂"为知县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