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搨
半坡遗址
拼音:bàn pō yí zhǐ 首字母大写:BPYZ五笔:ug fb khgp fhg 半坡遗址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彩陶
拼音:cǎi táo 首字母大写:CT五笔:ese bq 彩陶的同义词反义词
1.带有彩绘花纹的古代陶器。凡有两种:一为烧制前绘上﹐多为新石器时代遗物;另一种是烧成后再作彩绘。通常所谓"彩陶"﹐多指前者。
金牛山遗址
拼音:jīn niú shān yí zhǐ 首字母大写:JNSYZ五笔:qqq tgk mmm khgp fhg 金牛山遗址的同义词反义词
1. 1974年在辽宁省营口金牛山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分上下两层上层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下层为旧石器时期初期晚一阶段。1984年发现较完整的人类化石,命名为“金牛山人”。
蓝田人
拼音:lán tián rén 首字母大写:LTR五笔:ajt ll w 蓝田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蓝田猿人”。早期猿人化石。1963-1964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头骨化石一具、上下颌骨化石各一具和牙齿化石十多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65-80万年。同时还发掘出多种打制石器。
马家浜文化
拼音:mǎ jiā bānɡ wén huà 首字母大写:MJBWH五笔:cg pg irw yygy wx 马家浜文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959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故名。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钵﹑盆﹑罐﹑壶﹑豆﹑鬶﹑盉﹑釜﹑鼎和支座等。石器有斧﹑铲﹑刀等。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籼稻,并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很发达。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前3700年。
林西遗址
裴文中(1904-1982)
拼音:péi wén zhōnɡ (1904-1982)首字母大写:PWZ(1904-1982)五笔:hdhe yygy k (1904-1982) 裴文中(1904-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直隶(今河北)丰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后又发现山顶洞人化石,对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作出很大贡献。建国后,任中科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摹打
霹雳砧
拼音:pī lì zhēn 首字母大写:PLZ五笔:fnk fde dhkg 霹雳砧的同义词反义词
1.传说中雷神打雷所用石器﹐因形似碪﹐故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霹雳碪》。参见"霹雳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