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
拼音:shēnɡ shì 首字母大写:SS五笔:fnr rvye 声势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声埶"。
2.声威气势。
3.指军队间遥相呼应﹐互为支援。
4.犹权势。声望与势力。
5.特指文章的声韵气势。
6.古代对音译的十二个梵语元音的一种称呼。
天保
王光祈(1892-1936)
拼音:wánɡ ɡuānɡ qí (1892-1936)首字母大写:WGQ(1892-1936)五笔:ggg ig pyr (1892-1936) 王光祈(1892-1936)的同义词反义词
音乐学家。四川温江人。1914年入北京中国大学攻读法律。1918年参与创建“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赴德国学习政治经济学。1927年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先驱,曾以比较音乐学的方法研究东西方音乐,整理中国古代音乐史料和介绍西洋音乐知识。有论著《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中国音乐史》、《西洋音乐史纲要》等。
阳谷
一班
拼音:yì bān 首字母大写:YB五笔:g gyt 一班的同义词反义词
1.表数量。用于人群。常含贬意。
2.古代官吏等级,品以下又分若干班,以班多者为贵;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见《隋书.百官志上》。参见"一班一级"。
3.谓同一朝列。一列为一班。
4.同一批。
5.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6.一般,一样。
7.犹一番。
8.指军队中的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中的一个班级,或因工作与学习而编成的一个班组。旧时亦指一个戏剧团体。
主静
拼音:zhǔ jìnɡ 首字母大写:ZJ五笔:y geq 主静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明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白门
拼音:bái mén 首字母大写:BM五笔:rrr uyh 白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把天地八方分为八门﹐西南方称白门。
2.南朝宋都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宣阳门的俗称。
3.江苏省南京市的别名。六朝皆都建康(今南京市)﹐其正南门为宣阳门﹐俗称白门﹐故名。
4.白莲教的支派。
长恨歌
拼音:chánɡ hèn ɡē 首字母大写:CHG五笔:ta nv sks 长恨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诗篇名。唐代白居易作。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杨贵妃死后唐明皇对她的思念。诗中将李、杨的爱情描绘得真挚动人,与历史事实不尽相符。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富有传奇色彩,是古代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不拜
鞑靼
拼音:dá dá 首字母大写:DD五笔:afd afjg 鞑靼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部族名。也写作达靼﹑达旦﹑达怛。又称达达﹑塔塔儿。本靺鞨别部。唐末始见记载。为突厥统治下的一个部落,突厥衰亡后,鞑靼逐渐成为强大部落。两宋﹑辽﹑金时代,又把漠北的蒙古部称为黑鞑靼,漠南的汪古部称白鞑靼。蒙古兴起,鞑靼为蒙古所灭,但仍泛称蒙古为鞑靼。元亡,其宗族走漠北,明时又把东部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各部称为鞑靼。广义的应用上,鞑靼为中国北方诸少数民族的总称。参阅《明史.外国传八.鞑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