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湖
拼音:yánɡ hú 首字母大写:YH五笔:bj ide 阳湖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散文流派。由恽敬﹑张惠言所创。恽为阳湖(今属常州)人﹐故名。该派在接受桐城派主张的同时﹐又别开新路﹐提出了一些不同的主张﹐作文取法儒家经典﹐又参以诸子之书﹐因此文风较为自由。
性恶论
拼音:xìnɡ è lùn 首字母大写:XEL五笔:ntg gon ywx 性恶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与“性善论”相对。由荀子提出。认为人的本性为恶,其善是由于人为。由此作为其礼法兼治政治主张的理论根据。但又强调环境和教育对改变习性的作用。
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拼音:yì bá sì sì nián jīnɡ jì xué zhé xué shóu ɡǎo 首字母大写:YBSSNJJXZXSG五笔:g wt lh lh tg x iy ipb rrk ipb rt tym 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同义词反义词
马克思作于1844年4-8月。由三个未完成手稿组成。批判地分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自己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人的生成、自然和社会的历史、美的规律等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
诸葛亮(181-234)
拼音:zhū ɡě liànɡ (181-234)首字母大写:ZGL(181-234)五笔:yft ajq yp (181-234) 诸葛亮(181-234)的同义词反义词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早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谋献策,遂提出联孙抗曹、重兴汉室的建议,即“隆中对”。后刘备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任丞相。刘备临终前把儿子刘禅和治理蜀国的重任托付给他。封为武乡侯。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重视水利,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更多
质询
拼音:zhì xún 首字母大写:ZX五笔:rf yq 质询的同义词反义词
代议机关的成员向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官员提出质疑或询问并要求答覆的活动。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质询权,并规定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覆。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拼音:zhōnɡ ɡuó ɡònɡ chǎn dǎnɡ shí yí jiè sān zhōnɡ quán huì 首字母大写:ZGGCDSYJSZQH五笔:k l aw u ip fg g nm dg k wg wfc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定了......更多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拼音:zhōnɡ ɡuó ɡònɡ chǎn dǎnɡ wéi ɡōnɡ bù ɡuó ɡònɡ hé zuò xuān yán 首字母大写:ZGGCDWGBGGHZXY五笔:k l aw u ip o wc dmh l aw wgkf wthf pgj yyy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同义词反义词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国共合作抗日发表的宣言。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这个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竺可桢(1890-1974)
拼音:zhú kě zhēn (1890-1974)首字母大写:ZKZ(1890-1974)五笔:tff sk shm (1890-1974) 竺可桢(1890-1974)的同义词反义词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字耦舫,浙江上虞人。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科院副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及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对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尤其对中国气候、气候变迁和科学史的研究有突出贡献,提出以物候的历史变化为标尺的气......更多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拼音:ān yuán lù kuànɡ ɡōnɡ rén dà bà ɡōnɡ 首字母大写:AYLKGRDBG五笔:pv idr kht do a w dd lfc a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同义词反义词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权利和增加工资举行罢工。路矿当局勾结军阀派兵企图镇压。在共产党人刘少奇、李立三等的领导下,一万七千多工人英勇斗争,迫使路矿当局承认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18日罢工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