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录
拼音:niú lù 首字母大写:NL五笔:tgk vi 牛录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八旗组织的最早基层单位。起源于满族早期集体狩猎组织。最初,每一牛录辖十人。以后,所辖丁壮数逐渐扩大到三百人。设统领官一人,称"牛录额真"。
2.借指清兵。
跑马占圈
拼音:páo mǎ zhàn quān 首字母大写:PMZQ五笔:khq cg hk lugb 跑马占圈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满族统治阶级用强制手段掠夺土地的一种方式。清朝的王爷贵族,骑着马在荒原上奔跑,跑过的地方便由皇帝赏赐给他们。
努尔哈赤(1559-1626)
拼音:nǔ ěr hā chì (1559-1626)首字母大写:NEHC(1559-1626)五笔:vce qi kwg fo (1559-1626) 努尔哈赤(1559-1626)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清太祖”。后金(清)创立者。爱新觉罗氏。满族。1583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后逐步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并创建八旗制度。1616年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南)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1618年起兵反明,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南)战役中大败明军,逐步夺取辽东。1626年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被明将袁崇焕所部击伤,不久病死。
女真
拼音:nǚ zhēn 首字母大写:NZ五笔:vvv fhw 女真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女直”、“女质”。中国东北古代民族。满族先世。源于唐代黑水。辽时渐盛,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地区。12世纪初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创制女真文。后迁入中原,渐与汉融合。1635年改满洲族名。后称满族。
旗袍
拼音:qí páo 首字母大写:QP五笔:ytdw puq 旗袍的同义词反义词
一种女式长袍。原指满族一种代表性的服装。因满人别称“旗人”,故名。款式和结构简单,圆领,捻襟(大襟),紧身袖,四面开fc39,带扣襻。随着社会的发展,款式也在不断演变,现今的款式一般为:立领右开大襟,紧腰身,长至膝下,两侧开叉,并有长短袖或无袖之分。旗袍穿着爽身合体,轻盈秀美,端庄大方。
旗人
溥仪(1906-1967)
拼音:pǔ yí (1906-1967)首字母大写:PY(1906-1967)五笔:isfy wyr (1906-1967) 溥仪(1906-1967)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朝末代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1908年登位,年号宣统。1912年2月退位,仍居皇宫。1917年张勋拥其复辟,旋失败。1924年被废除皇帝称号,迁出皇宫。1932年在侵华日军扶持下,出任伪满洲国执政,后改称“满洲帝国皇帝”。抗战胜利后被苏联红军俘获。1950年移交中国。1959年被特赦释放。曾任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我的前半生》。
清陵
前锋营
拼音:qián fēnɡ yínɡ 首字母大写:QFY五笔:ue qtd apk 前锋营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京师禁卫军之一。分左﹑右两翼﹐各置统领﹐由王公大臣兼任﹐掌前锋政令。营兵由蒙古﹑满族健锐者充任﹐按时训练﹐大阅时为前锋﹐皇帝巡车时为警卫。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石玉昆
拼音:shí yù kūn 首字母大写:SYK五笔:dgtg gy jx 石玉昆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子弟书演员。道光、咸丰年间人。满族。演唱西城调子弟书,自弹三弦自唱。嗓音嘹亮,所唱曲调被称为“石韵”。小说《三侠五义》是在他说唱的《龙图公案》基础上改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