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徵祥(1871-1949)
拼音:lù zhēnɡ xiánɡ (1871-1949)首字母大写:LZX(1871-1949)五笔:bgb tmgt pyu (1871-1949) 陆徵祥(1871-1949)的同义词反义词
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曾任驻荷兰和驻俄国公使。民国成立后,任国务总理、外交总长。1915年在袁世凯指使下,与曹汝霖同日本公使会谈,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9年出任巴黎和会中国首席代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拒签对德和约,不久辞职。
没收
拼音:mò shōu 首字母大写:MS五笔:iw nh 没收的同义词反义词
法律上指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有几种不同性质的没收:(1)刑罚的一种。即没收财产。(2)诉讼上的一种强制措施。如对罪犯用于犯罪活动的本人财物予以没收。(3)行政管理上的一种强制措施。如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用于违法活动的本人所有的工具予以没收。(4)行政处罚的一种。如没收违反药品管理法生产、销售的药品。(5)革命措施的一种。如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地主土地、官僚资本。
努瓦克肖特
拼音:nǔ wǎ kè xiāo tè 首字母大写:NWKXT五笔:vce gnn dq ie cffy 努瓦克肖特的同义词反义词
毛里塔尼亚首都,大西洋沿岸海港。人口60万(1995年)。1960年独立后的新建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有纺织、食品、服装等轻工业。有国际航空站。
青衫
拼音:qīnɡ shān 首字母大写:QS五笔:gef pue 青衫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时学子所穿之服。
2.借指学子﹑书生。
3.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唐白居易《琵琶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借指失意的官员。
4.泛指官职卑微。
5.借指微贱者的服色。
6.指仙人。
7.《梁书.侯景传》﹕"自篡立后﹐时着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后因以"青衫"借指侯景。
8.借指京剧中的正旦。
脽丘
十三行
拼音:shí sān hánɡ 首字母大写:SSH五笔:fg dg tgs 十三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1.法帖名。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真迹,至南宋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
2.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更多
唐绍仪(1862-1938)
拼音:tánɡ shào yí (1862-1938)首字母大写:TSY(1862-1938)五笔:ovh xv wyr (1862-1938) 唐绍仪(1862-1938)的同义词反义词
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曾留学美国。历任清政府外务部右侍郎、署邮传部尚书、奉天巡抚。辛亥革命时,代表袁世凯参加南北议和。1912年任内阁总理,不久辞职。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为七总裁之一。1919年充南方总代表,与北洋政府代表议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国府委员。1938年因与日军勾结,在上海被刺死。
题本
拼音:tí běn 首字母大写:TB五笔:jgh sg 题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时的一种奏章。明制:凡兵刑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皆用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私事则用奏本,不准用印。清初行题本与奏折制,科道及在京满汉官员奏折均可直达宫门陈奏;军机处设立后,内外官员有紧急事务悉具奏折﹐即送军机处﹐而送通政司转达内阁的题本却成例行公事。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遂废题本,专用奏折,通政司亦一并裁撤。
2.谓上奏章。
王士珍(1861-1930)
拼音:wánɡ shì zhēn (1861-1930)首字母大写:WSZ(1861-1930)五笔:ggg fghg gw (1861-1930) 王士珍(1861-1930)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洋军阀。直隶正定(今属河北)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随袁世凯训练新建陆军,与冯国璋、段祺瑞并称“北洋三杰”。历任统制、提督、陆军部大臣。民国成立后,任陆军总长。袁世凯死后,以北洋派元老身份调停各派军阀的冲突。后在北京病死。
西进运动
拼音:xī jìn yùn dònɡ 首字母大写:XJYD五笔:sghg fjp fcp fce 西进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美国在1783年独立后向西部地区大规模拓殖的活动。美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殖民者涌入尚未开发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地区,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并夺取英、法和西班牙的一部分北美殖民地和墨西哥的一部分土地。到19世纪中,已将国境线推进到太平洋沿岸,国土增加七倍以上,从十三个州扩大到三十六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