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大鼓

拼音:lè tínɡ dà ɡǔ 首字母大写:LTDG五笔:tn yps dd fkuc 乐亭大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又名乐亭调。曲艺的一种。清中叶起源于乐亭县(今属河北省)。表演者左手击铁板,右手击鼓,另一人以三弦伴奏﹑以唱为主,有时插入说白。后来因流行地区不同而分成两派:一派以唐山农村为中心,也叫唐山大鼓,有说有唱,小段,长篇并重,一派流行于北京天津,也叫铁板大鼓,只唱不说,专演短篇。

昆腔

拼音:kūn qiānɡ 首字母大写:KQ五笔:jx epw 昆腔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声腔之一,元代在江苏昆山产生。明代至清中叶以前非常流行,对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影响。也叫昆曲、昆山腔。

摩莱里

拼音:mó lái lǐ 首字母大写:MLL五笔:ossr agus jfd 摩莱里的同义词反义词
(morelly)18世纪中叶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真名及生卒年不详,摩莱里为笔名。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主张建立一个带有平均主义与禁欲主义色彩的共产主义社会,但幻想通过教育和立法来实现。著作有《自然法典》等。

捻子

拼音:niǎn zi 首字母大写:NZ五笔:rwyn bb 捻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称"捻军"。清代中叶后,在安徽﹑江苏北部和山东﹑河南等边境的农民反压迫武装。 2.亦称"捻儿"。用纸﹑纱等做成的条形或带状物。多作点燃或引火用。

炮舰政策

拼音:pào jiàn zhènɡ cè 首字母大写:PJZC五笔:oqn tum ght tsm 炮舰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亦称“炮舰外交”。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以武力威胁来推行其政治目的的外交政策。产生于19世纪中叶。1840年英、法等帝国主义以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南北合套

拼音:nán běi hé tào 首字母大写:NBHT五笔:fm ux wgkf ddu 南北合套的同义词反义词
将南曲和北曲组合在一个套曲里的戏曲音乐结构形式。最初南北曲的曲牌不能混用在一个套曲中,如元杂剧只用北曲,南戏只用南曲。元代中叶以后,出现在同一宫调内南北曲交替使用、联成套曲的形式。南北合套是戏曲音乐的一个发展。

呢羽

拼音:ne yǔ 首字母大写:NY五笔:knx nny 呢羽的同义词反义词
1.泛指毛织品与丝织品。清中叶以后多指自国外输入者。

年伯

拼音:nián bó 首字母大写:NB五笔:tg wrg 年伯的同义词反义词
1.科举时代为对父亲同年登科者的尊称,明代中叶以后亦用以称同年的父亲或伯叔,后用以泛指父辈。

平米

拼音:pínɡ mǐ 首字母大写:PM五笔:guf oyt 平米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中叶以后江南征收田赋的计税单位。参见"平米法"。 2.按公平合理的价格出售的米粮。 3.指平方米。

桑苏西宫

拼音:sānɡ sū xī ɡōnɡ 首字母大写:SSXG五笔:cccs aew sghg pk 桑苏西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意译“无愁宫”。普鲁士王国国王的夏宫。位于德国波茨坦。建于18世纪中叶。以其豪华建筑装饰和宫前阶梯形花园而著称。1945年《波茨坦协定》签订于此。
678910 共1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