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解

拼音:qǔ jiě 首字母大写:QJ五笔:bc qev 取解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唐宋科举制,选送士子应进士第。唐孟郊有《湖州取解述情》诗。 2.指明清举人赴京会试。

雀顶

拼音:què dǐnɡ 首字母大写:QD五笔:iwyf sd 雀顶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举人和生员的冠饰。

师爷

拼音:shī yé 首字母大写:SY五笔:jgm wrb 师爷的同义词反义词
官署中的幕僚:吴举人同刑名师爷素来相好。也称为财主管帐的人:帐房师爷。

宋应星(1587-?)

拼音:sònɡ yīnɡ xīnɡ (1587-?)首字母大写:SYX(1587-?)五笔:psu oi jtg (1587-?) 宋应星(1587-?)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人。1615年考中举人。曾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福建汀州府推官、南京亳州知州。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人为万物之灵”,人能开发利用自然,创造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整理和总结工农业生产经验,以其亲身见闻和实践作主要依据,撰写了《天工开物》。还著有《野议》、《论气》、《谈天》等。

推毂荐士

拼音:tuī ɡū jiàn shì 首字母大写:TGJS五笔:rwyg fpl adh fghg 推毂荐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毂:车轮中心,有窟窿可以插轴的部分。推毂如同推举人才,引荐贤士。

武科

拼音:wǔ kē 首字母大写:WK五笔:gah tufh 武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1.科举时代专为考试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设武举,为武科之始。以后历朝皆因之,但不定期举行,至明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代沿袭,考试科目为马箭﹑步箭﹑弓﹑刀﹑石,均名外场,又以默写武经为内场。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童生﹑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均与文科同,但加武字以别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七》﹑《明史.选举志二》。

武两榜

拼音:wǔ liǎnɡ bǎnɡ 首字母大写:WLB五笔:gah gmww syu 武两榜的同义词反义词
1.科举时代,由武举人而中武进士的俗称。

乡试

拼音:xiānɡ shì 首字母大写:XS五笔:xt ya 乡试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一级,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由本省秀才与监生参加,考中者称举人,可参加会试;会试落第,也可依科选官。

文解

拼音:wén jiě 首字母大写:WJ五笔:yygy qev 文解的同义词反义词
1.入京应试的证明文书之类。科举乡试中式称举人﹐考中举人即由地方官给予文解发解入京﹐参加中央考试。 2.公文。

乡论

拼音:xiānɡ lùn 首字母大写:XL五笔:xt ywx 乡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乡里的评论。古代由乡大夫考核评论,推举人材。
678910 共1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