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满
拼音:hēi mǎn 首字母大写:HM五笔:lfo iagw 黑满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也称黑满髯。传统剧戏装中假须满髯的一种,系将嘴遮满的胡须。有黑﹑苍﹑白三色。多为老生﹑花脸戴之,用以表示富贵或威武。例如京剧《霸王别姬》之项羽﹑《群英会》之曹操﹐所戴髯口皆为黑满。
架子花脸
拼音:jià zi huā liǎn 首字母大写:JZHL五笔:eks bb awx ewg 架子花脸的同义词反义词
1.传统戏曲角色行当花脸的一种,如京剧《长坂坡》中的张飞,《岳家庄》中的牛皋,《青风寨》中的李逵等皆是。这种角色唱工少,做工多,偏重武工摔打,讲究亮相架子,故名。
急三枪
拼音:jí sān qiānɡ 首字母大写:JSQ五笔:qvn dg swb 急三枪的同义词反义词
1.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入双调。如昆剧《琵琶记.扫松》张广才所唱"他公婆的亲看见"一曲即是。京剧常用为剧中写信﹑看信﹑寒暄或复述已有明场交代的事件时的伴奏乐曲。
2.对急性子的人的戏称。
京戏
李少春(1919-1975)
拼音:lǐ shǎo chūn (1919-1975)首字母大写:LSC(1919-1975)五笔:sb it dwj (1919-1975) 李少春(1919-1975)的同义词反义词
京剧演员。直隶霸县(今河北霸州)人。自幼从父李桂春学艺。1938年拜师余叔岩。嗓音宽厚,文武兼备。擅演《定军山》、《战太平》、《野猪林》等剧。
六幺令
拼音:liù yāo lìnɡ 首字母大写:LYL五笔:uy xxxx wyc 六幺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锣经
拼音:luó jīnɡ 首字母大写:LJ五笔:qlq x 锣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锣鼓经”的简称。戏曲打击乐的谱式。戏曲演出组合运用各种打击乐器(鼓、锣、钹、板等),配合唱念、表演、舞蹈、武打等,以增强演唱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准确性。不同音响节奏、组合结构,形成不同套数,如京剧的[急急风]、[四击头]等。现行记谱方法一般用代字表示各种乐器的音响,如“大”表示鼓,“仓”表示大锣等。
六月雪
拼音:liù yuè xuě 首字母大写:LYX五笔:uy eee fv 六月雪的同义词反义词
1.茜草科植物名。又称"白马骨"。常绿小灌木﹐夏秋间开白色漏斗形花。可供观赏﹐茎﹑叶可入药﹐治肝炎及风湿痛等。另种"六月雪"﹐也叫"满天星"﹐与白马骨相似﹐花冠较长﹐可供观赏。
2.京剧剧目名。由元关汉卿《窦娥冤》杂剧演变而成。又名《斩窦娥》﹑《金锁记》﹑《羊肚汤》。
马连良(1901-1966)
拼音:mǎ lián liánɡ (1901-1966)首字母大写:MLL(1901-1966)五笔:cg lp yv (1901-1966) 马连良(1901-1966)的同义词反义词
京剧演员。字温如,北京人。回族。九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学艺。演老生。出科后吸收诸家之长,形成唱腔甜润酣畅,做工飘逸洒脱的艺术风格,世称“马派”。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等。曾任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戏曲专科学校校长。有《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
髦儿戏
拼音:máo ér xì 首字母大写:MEX五笔:deeb qt ca 髦儿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时全部由青年女演员组成之戏班或演出的戏。清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于京沪等地,多演唱京剧。清裕德菱《梨园佳话.馀论.女伶》:"女剧沪上谓之髦儿戏。髦﹐盖髻也。昔时妇人拖长髻而作男子冠服,致足笑人﹐故有此称﹐非时彦之谓也。"一说﹐原称"毛儿戏"。因创始班主名李毛儿﹐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雅琴﹞又预备叫一班髦儿戏来﹐当日演唱。"张友鹤校注:"一种由女演员组成的戏班﹐据前人考证﹐髦儿......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