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蝶
高加索山脉
拼音:ɡāo jiā suǒ shān mài 首字母大写:GJSSM五笔:ymk ek fpx mmm eyn 高加索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亚洲和欧洲的交界处。中部为大高加索山脉,多座山峰海拔在5000米以上。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脉北侧称北高加索或前高加索,属温带;山脉南侧称南高加索或外高加索,为亚热带。石油、天然气及金属矿藏丰富。
干季
拼音:ɡān jì 首字母大写:GJ五笔:fggh tbf 干季的同义词反义词
一地区一年中降水较少的时期。具有常年持续一月至数月、每年重复出现的特点。在低纬度地区,因全年温度的季节变化不明显而降水较显著,故常用干季和雨季划分季节。热带地区,干季主要出现于冬季;在副热带的地中海气候区,干季出现于夏季,在季风气候区则主要出现于冬季;近赤道地区,全年有两个干季。
贵州省
拼音:ɡuì zhōu shěnɡ 首字母大写:GZS五笔:khgm ytyh ith 贵州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贵”,别称“黔”。在中国西南部。面积1761万平方千米。人口3419万(1995年)。少数民族占30%以上,人数较多的有苗、布依、侗等族。明代置贵州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贵州省。省会贵阳。处云贵高原东部,喀斯特地貌分布广。乌江为省内第一大河。亚热带湿润区。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输出省。汞产量全国第一。中国炼铝工业和磷矿石开采基地之一。烤烟以质优著称。
湖北省
拼音:hú běi shěnɡ 首字母大写:HBS五笔:ide ux ith 湖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别称“鄂”。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86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727万(1995年),有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武汉。西、北、东为山地、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长江由西向东流贯,北有汉水汇入。淡水湖数量全国第一。亚热带湿润区。经济较发达。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水电为主)和纺织。农产中稻米、棉花、油菜籽和芝麻产量居全国前列。重要商品粮产区。淡水渔业发达。
广西壮族自治区
拼音:ɡuǎnɡ xī zhuànɡ zú zì zhì qū 首字母大写:GXZZZZQ五笔:oy sghg ufg ytt thd ick ar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别称“桂”。在中国南部,临北部湾。面积2367万平方千米。人口450211万(1995年)。壮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清代为广西省。1958年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山地、丘陵广布,平地多分布在沿江。喀斯特地貌普遍发育。河流属西江水系。亚热带湿润区。甘蔗和蔗糖产量居全国首位。红水河建有梯级电站。锡、铝储量丰富。近海大陆架有石油。
海南省
拼音:hǎi nán shěnɡ 首字母大写:HNS五笔:itx fm ith 海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别称“琼”。在中国最南部。省境由海南岛及散布在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三群岛组成,面积339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人口702万(1995年)。有黎、苗等少数民族。1988年建省。省会海口。主岛中南部是以五指山为主的山地,北部为平原。地处热带,降水多。中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产优质铁矿,近海富天然气。现已开放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吉布提
拼音:jí bù tí 首字母大写:JBT五笔:fk dmh rj 吉布提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非国家。扼红海出印度洋咽喉。面积230万平方千米。人口52万(1992年)。首都吉布提。境内阿萨尔湖(湖面海拔-152米)是非洲大陆最低点。热带气候,酷热干旱。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牲畜主要有羊、骆驼和牛。
加里曼丹
拼音:jiā lǐ màn dān 首字母大写:JLMD五笔:ek jfd jlc my 加里曼丹的同义词反义词
1. 世界第三大岛,位于亚洲东南部。面积73.4万平方公里。其中约三分之二地区为印度尼西亚领土,分为西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和东加里曼丹4个省份。其余为沙捞越、文莱、沙巴三部分,称北加里曼丹。境内赤道横贯,热带森林约占85%。农副产品有稻米、椰子、橡胶、咖啡、胡椒等。工业有煤矿和石油开采。
金鸡纳树
拼音:jīn jī nà shù 首字母大写:JJNS五笔:qqq cqg xmw scf 金鸡纳树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金鸡纳树"。
2.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淡红色。树皮可以制造金鸡纳霜。产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也叫规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