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善宝(1895-1997)
拼音:jīn shàn bǎo (1895-1997)首字母大写:JSB(1895-1997)五笔:qqq uukf pgy (1895-1997) 金善宝(1895-1997)的同义词反义词
农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浙江诸暨人。东南大学毕业。留学美国。历任南京市副市长、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中国农科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长期从事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是中国小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选出了适合中国种植的优良品种“矮粒多”和“南大2419”,研究了小麦播种方法和中国小麦的分类。著有《实用小麦论》、《中国小麦区域》,主编有《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更多
李劫夫(1913-1976)
拼音:lǐ jié fū (1913-1976)首字母大写:LJF(1913-1976)五笔:sb fcet gggy (1913-1976) 李劫夫(1913-1976)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曲家。原名云龙,吉林农安人。早年在家乡当小学教师。1937年入延安人民剧社。后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从事文艺工作。1948年后任东北鲁艺音乐部部长、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院长。作有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哈瓦那的孩子》、《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二百余首及歌剧《星星之火》等。
李远哲(1936- )
拼音:lǐ yuǎn zhé (1936- )首字母大写:LYZ(1936- )五笔:sb fqp rrk (1936- ) 李远哲(1936- )的同义词反义词
美籍华裔化学家。生于台湾新竹县。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系。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1979年当选为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专长化学反应动力学,设计出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交换器,用以分析各种反应的历程,深入了解反应物分子相互碰撞的情况。为此,获1981年劳伦斯奖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孔祥熙(1880-1967)
拼音:kǒnɡ xiánɡ xī (1880-1967)首字母大写:KXX(1880-1967)五笔:bnn pyu ahko (1880-1967) 孔祥熙(1880-1967)的同义词反义词
山西太谷人。早年留学美国,获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24年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厅厅长。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不久赴南京,历任国民党政府工商部、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中国银行总裁。1947年去美国治病。1962年到台湾。1966年再度去美国。
刘毓中(1896-1984)
拼音:liú yù zhōnɡ (1896-1984)首字母大写:LYZ(1896-1984)五笔:yj txy k (1896-1984) 刘毓中(1896-1984)的同义词反义词
秦腔演员。陕西临潼人。十七岁入西安易俗社学艺,演生脚。表演稳健优美,演唱淳厚朴实。擅演《游龟山》、《周仁回府》、《卖画劈门》等剧。曾任西安易俗社社长、西安市秦腔剧院副院长。
马可(1918-1976)
拼音:mǎ kě (1918-1976)首字母大写:MK(1918-1976)五笔:cg sk (1918-1976) 马可(1918-1976)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曲家。江苏徐州人。河南大学肄业。1937年后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去延安,在鲁艺音乐系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主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主任及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兼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作有歌剧《白毛女》(与人合作)、秧歌剧《夫妻识字》,管弦乐《陕北组曲》及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二百余首。论著有《中国民间音乐讲话》等。
刘伯承(1892-1986)
拼音:liú bó chénɡ (1892-1986)首字母大写:LBC(1892-1986)五笔:yj wrg bd (1892-1986) 刘伯承(1892-1986)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四川开县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先后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16年在攻占丰都县城时右眼中弹致残。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泸州、顺庆起义。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1930年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回国后历任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参与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并参与......更多
卢嘉锡(1915- )
拼音:lú jiā xī (1915- )首字母大写:LJX(1915- )五笔:hnr fkuk qjq (1915- ) 卢嘉锡(1915- )的同义词反义词
物理化学家。台湾台南人。厦门大学毕业。英国伦敦大学博士。曾任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教授,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科院院长、院士,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主要贡献为证实了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定出了氮化硫(s4n4)及其同类物雄黄和雌黄等非过渡元素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提出了固氮酶中钼铁蛋白非朊辅基固氮活性中心的mofe3s3网状原子簇“福州模型ⅰ”,后发展为“福州模型ⅱ”......更多
陆润庠(1841-1915)
拼音:lù rùn xiánɡ (1841-1915)首字母大写:LRX(1841-1915)五笔:bgb iugg ouk (1841-1915) 陆润庠(1841-1915)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官员。江苏元和(今吴县)人。曾任总办苏州商务,集资创办苏纶纱厂、苏经丝厂等。后历任尚书、大学士,并充任皇族内阁的弼德院院长。辛亥革命后,留清宫为溥仪师傅。
马思聪(1911-1987)
拼音:mǎ sī cōnɡ (1911-1987)首字母大写:MSC(1911-1987)五笔:cg ln bukn (1911-1987) 马思聪(1911-1987)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曲家,小提琴家。广东海丰人。1923年留学法国,毕业于南锡音乐学院。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作曲。1929年回国。1932年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抗战期间在重庆参加进步音乐活动。1946年起任台湾交响乐团客席指挥。建国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协副主席。1967年移居美国。作有歌剧《热碧亚》,管弦乐《山林之歌》,大合唱《祖国》、《春天》,诗剧配乐《屈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