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起义
拼音:zhèn nán ɡuān qǐ yì 首字母大写:ZNGQY五笔:qfhw fm udu fhn yr 镇南关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同盟会举行的武装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派黄明堂等联络清军做内应,占领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的三座炮台。孙中山、黄兴亲到炮台督战,后回河内筹办枪弹。清军发动反攻,起义军奋战数日,终因众寡悬殊,突围而出。
张澜(1872-1955)
拼音:zhānɡ lán (1872-1955)首字母大写:ZL(1872-1955)五笔:xta ius (1872-1955) 张澜(1872-1955)的同义词反义词
爱国民主人士。四川南充人。早年赴日本留学。1911年参加领导保路运动。1917年任四川省省长。1920年后在四川从事教育工作。抗日战争时期,被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1年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任主席。该同盟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后,继续任主席。抗战胜利后,拒绝出席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轴心国
拼音:zhóu xīn ɡuó 首字母大写:ZXG五笔:lm ny l 轴心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结成侵略同盟的法西斯德、意、日三国。1936年10月,德、意签约结盟,称“柏林罗马轴心”。同年11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也参加这个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三国于1940年2月又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成公开的军事同盟。
轴心国家
中国福利会
拼音:zhōnɡ ɡuó fú lì huì 首字母大写:ZGFLH五笔:k l pyg tjh wfc 中国福利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从事社会福利事业的机构。1938年由宋庆龄在香港创立,原名保卫中国同盟。1941年迁至重庆。1945年迁至上海,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1950年改现名。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创办国际和平医院、上海儿童福利站、儿童剧团等社会福利企事业。解放后,从事儿童文化教育和妇幼保健工作,出版《儿童时代》,开办少年宫、幼儿园等。
邹韬奋(1895-1944)
拼音:zōu tāo fèn (1895-1944)首字母大写:ZTF(1895-1944)五笔:qvb fnhe dlf (1895-1944) 邹韬奋(1895-1944)的同义词反义词
新闻记者,出版家。原名恩润,江西余江人。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主编《生活周刊》。先后创办生活书店、《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抗战》三日刊。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担任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全国各界救亡联合会执行委员。曾与沈钧儒等六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史称“七君子事件”。病逝后被中共中央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有《韬奋全集》。
伯罗奔尼撒战争
拼音:bó luó bēn ní sā zhàn zhēnɡ 首字母大写:BLBNSZZ五笔:wrg lq dfa nx rae hka qv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古代希腊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两大城邦集团争夺希腊地区霸权的战争。公元前431年开始。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在陆上占有优势,多次围攻雅典。而雅典则在海上称雄。后斯巴达在波斯帮助下建立海军,击败雅典舰队,迫使雅典于前404年投降。这次战争后,希腊城邦开始走向衰落。
陈天华(1875-1905)
拼音:chén tiān huá (1875-1905)首字母大写:CTH(1875-1905)五笔:ba gd wxf (1875-1905) 陈天华(1875-1905)的同义词反义词
近代民主革命者。湖南新化人。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写有《猛回头》、《警世钟》等作品,宣传革命。先后参加发起成立华兴会、同盟会,并任《民报》编辑。后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的斗争,为激励人民誓死救国,投海自杀。有《陈天华集》。
不结盟运动
拼音:bù jié ménɡ yùn dònɡ 首字母大写:BJMYD五笔:i xf jel fcp fce 不结盟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所进行的活动。20世纪50年代,由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并倡导。参加不结盟运动的条件是:实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不加入大国军事集团;不结成军事同盟;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等。至1991年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有一百零三个。
蔡元培(1868-1940)
拼音:cài yuán péi (1868-1940)首字母大写:CYP(1868-1940)五笔:awf fqb fuk (1868-1940) 蔡元培(1868-1940)的同义词反义词
教育家。浙江绍兴人。清代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1902年与章炳麟等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4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次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留学。1912年回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自由主义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主张“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后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