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1918-1976)

拼音:mǎ kě (1918-1976)首字母大写:MK(1918-1976)五笔:cg sk (1918-1976) 马可(1918-1976)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曲家。江苏徐州人。河南大学肄业。1937年后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去延安,在鲁艺音乐系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主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主任及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兼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作有歌剧《白毛女》(与人合作)、秧歌剧《夫妻识字》,管弦乐《陕北组曲》及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二百余首。论著有《中国民间音乐讲话》等。

铃鼓

拼音:línɡ ɡǔ 首字母大写:LG五笔:qwyc fkuc 铃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种打击乐器。鼓框扁平﹐木制。一面蒙兽皮﹐周围嵌以若干小铜铃。演奏时﹐左手执鼓﹐悬空摇动﹐或用右手指﹑掌击之﹔用右拇指搓奏﹐可得震音。用于管弦乐队。 2.铃和鼓。

马思聪(1911-1987)

拼音:mǎ sī cōnɡ (1911-1987)首字母大写:MSC(1911-1987)五笔:cg ln bukn (1911-1987) 马思聪(1911-1987)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曲家,小提琴家。广东海丰人。1923年留学法国,毕业于南锡音乐学院。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作曲。1929年回国。1932年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抗战期间在重庆参加进步音乐活动。1946年起任台湾交响乐团客席指挥。建国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协副主席。1967年移居美国。作有歌剧《热碧亚》,管弦乐《山林之歌》,大合唱《祖国》、《春天》,诗剧配乐《屈原》等。

鸣丝

拼音:mínɡ sī 首字母大写:MS五笔:kqg xxg 鸣丝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琴瑟等弦乐器。

马头琴

拼音:mǎ tóu qín 首字母大写:MTQ五笔:cg ud ggw 马头琴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马皮蒙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捻抹

拼音:niǎn mǒ 首字母大写:NM五笔:rwyn rgs 捻抹的同义词反义词
1.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抹﹐顺手下拨。

母弦

拼音:mǔ xián 首字母大写:MX五笔:xnny xyx 母弦的同义词反义词
1.弦乐器上的粗弦。与"子弦"对称。

闹场

拼音:nào chǎnɡ 首字母大写:NC五笔:uym fnrt 闹场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闹台”、“打通”。一般指戏曲在广场演出前或演出结束后所奏的锣鼓段。演出前所奏的锣鼓段又称“开场锣鼓”。戏曲进入剧场演出后,闹场音乐被融合在管弦乐中,仅在配合武打动作时单独使用。

品柱

拼音:pǐn zhù 首字母大写:PZ五笔:kkk syg 品柱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弦乐器上确定音位的弦柱。亦借指弦乐器。

铅筑

拼音:qiān zhù 首字母大写:QZ五笔:qwk taw 铅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筑。古击弦乐器﹐其声激越凝重。战国末燕人高渐离擅长击筑﹐曾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
678910 共1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