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后(953-1009)

拼音:xiāo tài hòu (953-1009)首字母大写:XTH(953-1009)五笔:avh dy rg (953-1009) 萧太后(953-1009)的同义词反义词
辽景宗后。名绰,字燕燕,契丹人。其子耶律隆绪(圣宗)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摄国政。公元986年派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大败攻辽宋军于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后又连年攻宋。1004年秋大举南进,她与耶律隆绪率军到澶州(今河南濮阳),遭宋军强烈抵抗,与宋真宗缔结澶渊之盟而返。

义勇军

拼音:yì yǒnɡ jūn 首字母大写:YYJ五笔:yr cee pl 义勇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五代十国时相当于奴兵的一种民兵。 2.旧时对地方绅办团练的专称。 3."九一八"事变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人民武装。初起于我国东北各省。

支抗

拼音:zhī kànɡ 首字母大写:ZK五笔:fc ryw 支抗的同义词反义词
1.抵抗。

哀兵必胜

拼音:āi bīnɡ bì shènɡ 首字母大写:ABBS五笔:yeu rw nte etg 哀兵必胜的同义词反义词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八一三事变

拼音:bā yī sān shì biàn 首字母大写:BYSSB五笔:wt g dg gk yoc 八一三事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亦称“淞沪会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下达全国总动员令,调集七十万大军投入淞沪战场。日军兵力也增至三十万。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中国守军被迫撤退。12日,淞沪陷落。

长沙会战

拼音:chánɡ shā huì zhàn 首字母大写:CSHZ五笔:ta iit wfc hka 长沙会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1939年至1941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对长沙发动进攻,其主要战略目标是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的实力,所以每次会战都不超过一个月。中国军民利用有利地形,节节抵抗,保存实力,消耗敌人,然后进行决战。其中尤以第三次会战最为出色,使敌军遭到很大损失。

抵挡

拼音:dí dǎnɡ 首字母大写:DD五笔:rqa riv 抵挡的同义词反义词
1.抵抗;挡住压力。

抵御

拼音:dǐ yù 首字母大写:DY五笔:rqa ttg 抵御的同义词反义词
抵抗:全力抵御入侵之敌。

断头将军

拼音:duàn tóu jiānɡ jūn 首字母大写:DTJJ五笔:on ud uqf pl 断头将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反拨

拼音:fǎn bō 首字母大写:FB五笔:rc rnt 反拨的同义词反义词
1.犹言反抗;抵抗。
678910 共1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