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踵相接

拼音:zhǐ zhǒnɡ xiānɡ jiē 首字母大写:ZZXJ五笔:khh khtf sh ruv 趾踵相接的同义词反义词
形容人数之多。亦作“趾踵相错”。

整理党务案

拼音:zhénɡ lǐ dǎnɡ wù àn 首字母大写:ZLDWA五笔:skt gj ip te pvs 整理党务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1926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整理党务决议案》,规定共产党员在国民党省、市以上高级党部中任执行委员的人数不得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共产党员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应全部交出等。由于陈独秀、张国焘的妥协退让,提案被通过。随后蒋介石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控制了国民党的领导权。

螽结

拼音:zhōnɡ jié 首字母大写:ZJ五笔:tujj xf 螽结的同义词反义词
1.如蝗虫之集结。极言人数众多而纷乱。

踵武相接

拼音:zhǒnɡ wǔ xiānɡ jiē 首字母大写:ZWXJ五笔:khtf gah sh ruv 踵武相接的同义词反义词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踵趾相接

拼音:zhǒnɡ zhǐ xiānɡ jiē 首字母大写:ZZXJ五笔:khtf khh sh ruv 踵趾相接的同义词反义词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重奏

拼音:chónɡ zòu 首字母大写:CZ五笔:tgjf dwgd 重奏的同义词反义词
1.器乐演奏形式之一。指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及其演奏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并因所用乐器种类不同,而有弦乐四重奏﹑管乐五重奏等区别。

重奏(chóng-)

拼音:chónɡ zòu ( c h ó n g -)首字母大写:CZ(CHóNG-)五笔:tgjf dwgd ( c h ó n g -) 重奏(chóng-)的同义词反义词
器乐演奏形式之一。指两个以上的演奏者,各按自己所分任的声部演奏同一乐曲。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一般不超过十重奏)等,并按所用乐器的种类分为弦乐四重奏、管乐五重奏等。凡两件、三件或四件乐器与钢琴重奏者,称为钢琴三重奏、钢琴四重奏、钢琴五重奏等。

八旗兵

拼音:bā qí bīnɡ 首字母大写:BQB五笔:wt ytdw rw 八旗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兵制。清初,以7500人为一军事单位,称旗,后每旗人数有增加。设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清统一全国后,又分拱卫京师的京营八旗和分驻全国各要地的驻防八旗。至清朝灭亡废止。

比萨扬人

拼音:bǐ sà yánɡ rén 首字母大写:BSYR五笔:xx abu rnr w 比萨扬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一译“米沙鄢人”。菲律宾人数最多的民族。约2270万人(1985年)。讲比萨扬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

八字军

拼音:bá zì jūn 首字母大写:BZJ五笔:wt pb pl 八字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南宋初河北﹑河东地区人民组织的抗金义军。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王彦率抗金部队入太行山﹐因面部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或作"誓竭心力﹐不负赵王")八字而得名。其后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十九寨义军相继加入﹐人数发展至十馀万﹐多次击败金兵。其中一万多人后由王彦率领南下﹐受宗泽等人节制﹐抗击金兵﹐屡建战功。参阅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宋史.王彦传》。
678910 共1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