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彬(1911-1989)
拼音:yánɡ cūn bīn (1911-1989)首字母大写:YCB(1911-1989)五笔:snr sfy sse (1911-1989) 杨村彬(1911-1989)的同义词反义词
导演,剧作家。北京人。毕业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历任河北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干事、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授、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导演剧目有《上海之歌》、《枯木逢春》等;剧作有《清宫外史》等。
姚一苇(1922- )
拼音:yáo yì wěi (1922- )首字母大写:YYW(1922- )五笔:vqi g afn (1922- ) 姚一苇(1922- )的同义词反义词
剧作家、文艺理论家。江西南昌人。厦门大学毕业后在台湾银行任职,后任中国文化大学、国立艺术学院教授。剧作有《来自凤凰镇的人》、《碾玉观音》、《红鼻子》等;论著有《艺术的奥秘》、《戏剧论集》等。
於梨华(1931- )
拼音:yū lí huá (1931- )首字母大写:YLH(1931- )五笔:ywu tjs wxf (1931- ) 於梨华(1931- )的同义词反义词
美籍华裔作家。原籍浙江镇海。女。1947年去台湾。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后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曾在大学任教。著有长篇小说《梦回青河》、《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篇小说《也是秋天》,短篇小说集《白驹集》,散文集《新中国的女性及其他》等。
赵基天(1913-1951)
拼音:zhào jī tiān (1913-1951)首字母大写:ZJT(1913-1951)五笔:fhr dwf gd (1913-1951) 赵基天(1913-1951)的同义词反义词
朝鲜诗人。幼年随父流亡苏联。毕业于高尔基师范大学。1945年回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作为随军作家上前线。次年在平壤牺牲。作有长诗《白头山》、《生之歌》等。
于伶(1907-1997)
拼音:yú línɡ (1907 - 1997)首字母大写:YL(1907-1997)五笔:gf wwyc (1907 - 1997) 于伶(1907-1997)的同义词反义词
剧作家、戏剧活动家。江苏宜兴人。早年就读于北平大学法学院。30年代初参加左翼戏剧运动。后在上海左翼剧联工作。抗战时期坚持上海“孤岛”剧运,组织上海剧艺社。后赴重庆,组织中国艺术剧社。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等。作有剧本六十余部,主要有《夜上海》、《长夜行》、《七月流火》等。
张岱(1597-1679)
拼音:zhānɡ dài (1597-1679)首字母大写:ZD(1597-1679)五笔:xta waym (1597-1679) 张岱(1597-1679)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石公,号陶庵、螺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有《琅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另有《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散文名篇。
张弦(1934- )
拼音:zhānɡ xián (1934- )首字母大写:ZX(1934- )五笔:xta xyx (1934- ) 张弦(1934- )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家。浙江杭州人。曾在鞍钢设计院、北京钢铁设计院工作。1963年任马鞍山市文化局编剧。1983年起专事创作。著有短篇小说《记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电影剧本《青春万岁》、《湘女萧萧》、《井》等。
浙西诗派
拼音:zhè xī shī pài 首字母大写:ZXSP五笔:irr sghg yff ire 浙西诗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诗流派。发端于浙西诗人朱彝尊,形成于清代中叶。重要作家有厉鹗、符曾、汪沆等。作品大多写文人的日常琐事,力求风格“幽新”,喜用僻典和代替字。
郑振铎(1898-1958)
拼音:zhènɡ zhèn duó (1898-1958)首字母大写:ZZD(1898-1958)五笔:udb rdfe qcg (1898-1958) 郑振铎(1898-1958)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1922年创办《儿童世界》杂志。1923年起主编《小说月报》,并任大学教授。后旅居巴黎。建国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8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著有小说《桂公塘》,论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有《郑振铎文集》。
宗璞(1928- )
拼音:zōnɡ pú (1928- )首字母大写:ZP(1928- )五笔:pfi gou (1928- ) 宗璞(1928- )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家。河南唐河人。女。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编辑。著有中篇小说《三生石》,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弦上的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