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白羽(1916- )
拼音:liú bái yǔ (1916- )首字母大写:LBY(1916- )五笔:yj rrr nny (1916- ) 刘白羽(1916- )的同义词反义词
小说家,散文家。北京人。1938年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斗争。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短篇小说集《五台山下》、《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等,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
毛泽东著作选读
拼音:máo zé dōnɡ zhù zuò xuǎn dú 首字母大写:MZDZZXD五笔:etgn icg ai aft wthf tfqp yfn 毛泽东著作选读的同义词反义词
毛泽东主要著作的读本。初编本由毛泽东著作选读编辑委员会编辑,1964年6月分甲种本和乙种本出版。新编本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1986年8月出版,收入1921年至1965年的著作六十八篇,分上下两册。
林伯渠(1886-1960)
拼音:lín bó qú (1886-1960)首字母大写:LBQ(1886-1960)五笔:ss wrg ians (1886-1960) 林伯渠(1886-1960)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安福(今临澧)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国共合作和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财政部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茅以升(1896-1989)
拼音:máo yǐ shēnɡ (1896-1989)首字母大写:MYS(1896-1989)五笔:acn c tak (1896-1989) 茅以升(1896-1989)的同义词反义词
桥梁专家,教育家。江苏镇江人。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美国加里基理工学院博士。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东南大学、北洋工学院等校教授、校长、院长,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等职。建国后,历任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中科院学部委员。曾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等。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桥梁工程技术人才。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更多
美国中央情报局
拼音:měi ɡuó zhōnɡ yānɡ qínɡ bào jú 首字母大写:MGZYQBJ五笔:ugdu l k md nge rb nnk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美国的主要情报机构。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1947年7月成立。主要任务是,以各种手段收集外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情报,进行间谍和反间谍活动。它拥有自己的广播、航空线、卫星和训练基地。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兰利。
乔石(1924- )
拼音:qiáo shí (1924- )首字母大写:QS(1924- )五笔:tdj dgtg (1924- ) 乔石(1924- )的同义词反义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浙江定海(今舟山)人。华东联合大学肄业。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上海中学区委书记、上海学委总交通。建国后,任中共杭州市委青委书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纪委书记。是中共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9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全国纪録
拼音:quán ɡuó jì lù 首字母大写:QGJL五笔:wg l xn qviy 全国纪録的同义词反义词
1.某些运动项目的全国最好成绩。这些运动成绩通常是能由时间﹑距离﹑重量等客观标准来确定的。我国的全国纪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并公布。
人民大会堂
拼音:rén mín dà huì tánɡ 首字母大写:RMDHT五笔:w n dd wfc ipkf 人民大会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址。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1959年建成。总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内由万人大会场、五千人宴会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三部分组成。正门面对天安门广场,门顶上镶嵌着中国国徽。建筑造型雄伟壮丽,具有民族风格。
认证
拼音:rèn zhènɡ 首字母大写:RZ五笔:yw yg 认证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对某种产品达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合格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机关或质量标准管理组织授权的质量评定机构进行。197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认证委员会来协调统一各国的质量认证制度。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拼音:shànɡ hǎi ɡōnɡ rén sān cì wǔ zhuānɡ qǐ yì 首字母大写:SHGRSCWZQY五笔:h itx a w dg uq gah ufy fhn yr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参加人数二千余人;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由工人总罢工转入武装起义,罢工人数达四十万。这两次起义都因准备不充分和条件不成熟被军阀孙传芳部队镇压。第三次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产党人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赵世炎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下,发动八十万工人总罢工,随即转为武装起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