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登

拼音:sān dēnɡ 首字母大写:SD五笔:dg wgku 三登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连续二十七年皆五谷丰收。亦借指天下太平。 2.谓五谷一年三熟。

三革

拼音:sān ɡé 首字母大写:SG五笔:dg af 三革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甲﹑胄﹑盾,古时多用犀﹑兕﹑牛之皮革制成,故称。《国语.齐语》:"教大成,定三革,隐五刃,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韦昭注:"三革,甲﹑胄﹑盾也。"《荀子.儒效》:"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声乐,于是《武》《象》起而《韶》《护》废矣。"杨倞注:"三革,犀也,兕也,牛也。"一说,指用革甲装备的战车﹑战马和士兵。

三危

拼音:sān wēi 首字母大写:SW五笔:dg qdb 三危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三件可危之事。 2.古代西部边疆山名。《书.禹贡》:"三危既宅。"孔传:"三危为西裔之山也。"《孟子.万章上》:"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歡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按:关于三危的位置,说法不一。一说今甘肃敦煌三危山即古三危。一说在甘肃岷山之西南。一说在云南。参见"三危山"。

三支

拼音:sān zhī 首字母大写:SZ五笔:dg fc 三支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汉末﹑三国时来华弘法的月氏高僧支谶﹑支亮和支谦三人。支谦受业于支亮,亮受业于支谶。当时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2.古印度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

桑根车

拼音:sānɡ ɡēn chē 首字母大写:SGC五笔:cccs sv lg 桑根车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山车。纬书传说帝王有德,天下太平,则山车出现,为祥瑞之一。后亦指帝王所乘之车。

神武

拼音:shén wǔ 首字母大写:SW五笔:pyj gah 神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原谓以吉凶祸福威服天下而不用刑杀。《易.系辞上》:"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孔颖达疏:"夫《易》道深远,以吉凶祸福威服万物,故古之聪明睿知神武之君,谓伏牺等用此《易》道能威服天下,而不用刑杀而畏服之也。"后沿用为英明威武之意,多用以称颂帝王将相。 2.唐时北衙军所属禁军名。 3.即神武门。南朝建康皇宫西首门名。

声振寰宇

拼音:shēnɡ zhèn huán yǔ 首字母大写:SZHY五笔:fnr rdfe plg pgf 声振寰宇的同义词反义词
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

山车

拼音:shān chē 首字母大写:SC五笔:mmm lg 山车的同义词反义词
1.传说帝王有德,天下太平,则山车出现,古代以为祥瑞之物。 2.一种有棚的车。

十德

拼音:shí dé 首字母大写:SD五笔:fg tfl 十德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称玉有十种特质,因用以比喻君子的十种美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语本《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十二金人

拼音:shí èr jīn rén 首字母大写:SEJR五笔:fg fgg qqq w 十二金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销毁天下兵器而铸成的十二个铜人。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8182838485 共10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