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紫怀黄

拼音:pèi zǐ huái huánɡ 首字母大写:PZHH五笔:wwgh hxx ndh amw 佩紫怀黄的同义词反义词
腰间佩挂紫色印绶,怀里揣着黄金官印。汉代丞相、太尉等皆金印紫绶。指身居高官。

平津

拼音:pínɡ jīn 首字母大写:PJ五笔:guf ivgh 平津的同义词反义词
1.坦途;大道。 2.古地名。汉时为平津邑,武帝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 3.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

秦虢

拼音:qín ɡuó 首字母大写:QG五笔:dwt efhw 秦虢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明皇时秦国夫人和虢国夫人的并称。宋蔡梦弼《草堂诗话》:"葛常之《韵语阳秋》曰:'老杜《丽人行》,专言秦虢宴游之乐,末章有"当轩下马入锦茵,且莫近前丞相嗔"之句,当是谓杨国忠也。'"后因用以比喻雅淡轻盈的女子。

三曹

拼音:sān cáo 首字母大写:SC五笔:dg gmaj 三曹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汉魏时期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曹操位居丞相,封魏王,其子曹丕后称帝。父子三人均以诗文著称。他们的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对当时文坛影响很大。

三馆

拼音:sān ɡuǎn 首字母大写:SG五笔:dg qnp 三馆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西京杂记》卷四:"平津侯(公孙弘)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合,营客馆,以招天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贤,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 2.唐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项。宋因之,三馆合一,并在崇文院中。 3.宋设广文﹑大学﹑律学三馆,以为教育士子的机构。见《宋史.选举志三》。

圣节

拼音:shènɡ jié 首字母大写:SJ五笔:cff ab 圣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左丞相源干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制许之。后历代皇帝生日或定节名﹐或不定节名﹐皆称为圣节。

随计

拼音:suí jì 首字母大写:SJ五笔:bde yf 随计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语本《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乃请曰﹕'丞相御史言……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本谓应征召之人偕计吏同行﹐后遂以"随计"指举子赴试。

孙弘

拼音:sūn hónɡ 首字母大写:SH五笔:bi xc 孙弘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公孙弘。字季,西汉菑川人。少时为狱吏,年四十余始治《春秋公羊传》,以熟悉文法吏治,被武帝任为丞相,封平津侯。

四府

拼音:sì fǔ 首字母大写:SF五笔:lh ow 四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1.西汉以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府为四府。 2.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或太傅)府为四府。

隋文帝(541-604)

拼音:suí wén dì (541-604)首字母大写:SWD(541-604)五笔:bda yygy yuph (541-604) 隋文帝(541-604)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杨坚”。隋朝建立者。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宣帝皇后的父亲。北周时袭父爵为隋国公。后任丞相,总揽朝政,封隋王。公元581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都大兴(今陕西西安)。589年灭陈,统一全国。在位期间,继行均田制,扩大垦田面积,重编户籍,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确立三省制。后被太子杨广(炀帝)杀死。
678910 共17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