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使

拼音:fánɡ yù shǐ 首字母大写:FYS五笔:byt ttg wgk 防御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1.职官名。唐武则天时始设于夏州﹐安史之乱时分设于中原军事要地﹐掌本区军事﹐以刺史兼任﹐常与团练使互兼﹐以后废置无常。至宋代为武将兼衔﹐官阶高于团练使﹐低于观察使。辽南面官系统中有防御使。清代各省驻防军中设防御使﹐是正五品武官。驻京之健锐营及各陵寝亦设防御使。

抚字催科

拼音:fǔ zì cuī kē 首字母大写:FZCK五笔:rfq pb wmw tufh 抚字催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韩愈《顺宗实录四》:"﹝阳城﹞出为道州刺史……一不以簿书介意﹐税赋不登﹐观察使数诮让。上考功第﹐城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

观察使

拼音:ɡuān chá shǐ 首字母大写:GCS五笔:cm pwfi wgk 观察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唐于诸道置观察使,位次于节度使。中叶以后,多以节度使兼领其职。无节度使之州,亦特设观察使,管辖一道或数州,并兼领刺史之职。凡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权任甚重。宋观察使为虚衔,无定员。

胡威绢

拼音:hú wēi juàn 首字母大写:HWJ五笔:deg dgv xke 胡威绢的同义词反义词
1.晋胡威少有志向﹐厉操清白。父质为荆州刺史﹐威往省。告归﹐质赐绢一匹﹐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俸禄之余﹐故以为汝道路粮耳。"威始受之。见《三国志.魏志.胡威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及《晋书.胡威传》。后以"胡威绢"为父子以清廉互励的典实。

呼鹰台

拼音:hū yīnɡ tái 首字母大写:HYT五笔:ktu owwg ck 呼鹰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台名。即景升台。在今湖北襄阳。传为汉末荆州刺史刘表所建。以登台鼓琴作乐,有鹰来集,故名。

韩碑

拼音:hán bēi 首字母大写:HB五笔:fjfh drt 韩碑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唐代韩愈撰写的《平淮西碑》。宪宗时,摄蔡州刺史吴元济反于淮西,宰相裴度及唐﹑随﹑邓节度使李愬受命讨伐﹐平定叛乱。韩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以功受刑部侍郎,并奉诏撰《平淮西碑》文颂其功绩﹐因称"韩碑"。唐李商隐有《韩碑》诗﹐极称其文。

护羌

拼音:hù qiānɡ 首字母大写:HQ五笔:ryn unv 护羌的同义词反义词
1."护羌校尉"的简称。西汉始置﹐职掌西羌事务。东汉沿置﹐晋惠帝时改称凉州刺史。

机中锦字

拼音:jī zhōnɡ jǐn zì 首字母大写:JZJZ五笔:sw k qrm pb 机中锦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晋窦滔妻苏蕙所作织锦回文《璇玑图》。滔仕苻坚为秦州刺史,获罪远徙流沙,蕙作回文七言诗织于锦上以寄滔,辞甚凄楚。

交部

拼音:jiāo bù 首字母大写:JB五笔:ur ukb 交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地区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

交趾

拼音:jiāo zhǐ 首字母大写:JZ五笔:ur khh 交趾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交址"。 2.原为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汉武帝时为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东汉末改为交州。越南于十世纪三十年代独立建国后,宋亦称其国为交趾。
678910 共1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