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
出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bīng1.出动军队。
传檄而定
传檄而定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án xí ér dìng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píng yáng zhàn zhēng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的战争。1941年12月7日(当地时间),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日军先后占领英国、荷兰的领地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太平洋上许多岛屿,当地人民进行顽强的抵抗。1943年,美、英等国盟军开始反攻。在中国,日军在抗日军民的有力打击下,陷入困境。1945......更多
东荡西驰
东荡西驰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dàng xī chí指出兵平定各处叛乱。
东讨西伐
东讨西伐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tǎo xī fá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倪嗣冲(1868-1924)
倪嗣冲(1868-1924)的同义词反义词
ní sì chōng/chòng (1868-1924)皖系军阀。安徽阜阳人。清末曾任河南布政使帮办军务。1913年任安徽都督,支持袁世凯称帝。袁死后投靠段祺瑞。1917年支持段解散国会,为“督军团”倡乱的祸首。后又出兵拥护段祺瑞实行武力统一。1920年,皖系战败后被解职。
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guó lián jūn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华联军。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帝国主义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出兵,以瓜分中国。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掠夺财物,残杀人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不久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侵略军增至十万人。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外,其余撤回本国。
出甲
出甲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jiǎ1.出兵。 2.指逃兵。 3.指种子出芽。
发师
发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fà shī1.派遣军队﹐出兵。
师出有名
师出有名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chū yǒu míng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