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
县长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xuán cháng/zhǎng1.一县之行政长官。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唐宋以后有所更改,至民国时,又改称"县长"。
甸侯
甸侯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n/tián/shèng hóu/hòu1.封于甸服之内的诸侯。 2.指京畿之内的州县长官。
催比
催比的同义词反义词
cuī bǐ1.旧时州县长官责令吏役限期完成紧要公务,逾限不能完成,则予处罚。
郡县制
郡县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jùn xiàn/xuán zhì古代地方政权建制。于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步形成。秦代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多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免。负责统治地方、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等。此制对后世地方政权组织形式有很大影响。
县帅
县帅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xuán shuài1.县令﹑县长,主一县之政者。
垂虹亭
垂虹亭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í hóng tíng1.亭名。在江苏吴江县长桥上。宋仁宗庆历年间县令李问建。苏轼自杭州移高密时,曾与张先等在此亭饮酒。
浣纱溪
浣纱溪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àn shā xī1.见"浣溪沙"。 2.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溪旁有浣纱石,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3.水名。在浙江省青田县长寿峰。相传南朝宋谢灵运遇浣纱仙女于此。见《浙江通志.山川》引《括苍汇记》。
荐任官
荐任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n rèn/rén guān1.辛亥革命后至解放前,第三等的文官,由各主管长官推荐给中央政府任命。如中央各部﹑局的科长﹑各省的县长。
铜章
铜章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 zhāng1.古代铜制的官印。唐以来称郡县长官或指相应的官职。
陈若曦(1938- )
陈若曦(1938- )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ruò xī (1938- )加拿大籍华裔作家。台湾台北人。女。台湾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专攻英美文学,1966年回北京,在华东水利学院任教。1974年移居加拿大。1979年到美国,任《远东时报》主编、大学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著有短篇小说集《尹县长》、《城里城外》,长篇小说《归》、《突围》,杂文集《文革杂忆》、《无聊才读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