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

普米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pǔ mǐ zú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3万人(1990年)。用普米语。曾用丁巴文,现通用汉文、藏文。信仰原始宗教。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大年节、转山节等。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有神论

有神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u shén lùn/lún与“无神论”相对。主张在物质世界以外有超自然的神存在的学说。是一切宗教和神学学说的理论依据。一般在氏族和部落形成时出现神的观念。原始社会的神是多种多样的,奴隶制社会则形成一神教。随着主要的一神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形成,出现宗教哲学。

朝圣

朝圣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o shèng①朝拜圣像:虔诚的朝圣者。②宗教徒朝拜宗教圣地。

朝觐

朝觐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o jìn①臣下拜见君王:可在朝觐时禀奏。②阿拉伯文h·djdj的意译。伊斯兰教五功之一。即穆斯林赴麦加朝拜克尔白的宗教礼仪活动。伊斯兰教规定,凡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不分性别,在道路安全的情况下,一生应去麦加朝觐一次,作为必遵的功课。

杂教九流

杂教九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jiào/jiāo jiǔ liú1.太平天国对基督教以外的宗教派别之称呼。

档案

档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ng àn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材料。中国最古老的档案是殷商时的甲骨档案。后有金文、石刻、简牍、缣帛、纸张等的档案。现代档案还有胶片、磁带、光盘等。按内容和性质,还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人事档案、公安档案、诉讼档案等分类。

民族学

民族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zú xué研究民族起源、发展、融合、消亡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始于19世纪中叶。研究对象包括各民族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家庭婚姻、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文化艺术、道德规范等。中国民族学研究主要包括少数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调查和少数民族社会性质研究等。这门学科在美国通常称为文化人类学。

法衣

法衣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yī/yì和尚、道士等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的衣服。

清真寺

清真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zhēn sì阿拉伯文masjid的意译,音译“麦斯吉德”,意为“礼拜的场所”,亦称“礼拜寺”。伊斯兰教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寺院的统称。早期清真寺(7-10世纪)是一个祈祷用的周围有廊的露天大院。后各国清真寺结合地方建筑传统各有特色。主要建筑有礼拜殿、沐浴室、讲堂、阿訇和学生的生活用房,以及邦克楼、望月楼等。祭坛设于礼拜殿内背向麦加的墙上,以示跪拜朝向。

焚身

焚身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 shēn1.焚烧身体。旧时宗教信徒以之作为一种祈祷﹑赎罪行为。
678910 共29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