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guó zhì píng huà讲史话本。元代刊行,作者不详。三卷。叙述蜀、魏、吴三国争雄故事,具有鲜明的贬曹(操)褒刘(备)倾向。其情节起于司马仲相阴间断狱,终于诸葛亮病亡。夹杂不少民间传说,文字亦较粗率,但对于了解三国故事的演变及《三国演义》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三大节

三大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dà/dài/tài jié1.三个主要节日。(1)宋指冬至﹑元旦﹑寒食。宋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序,故民间多相问遗。"(2)清代指元旦﹑冬至﹑万寿圣节。《清史稿.礼志七》:"顺治八年,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3)今俗指元旦﹑端午﹑中秋。

下里

下里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lǐ1.谓乡里,乡野。 2.指民间歌谣。 3.谓人死归葬之所。

下里巴人

下里巴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lǐ bā rén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音

下里巴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lǐ bā yīn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认亲

不认亲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rèn qīn1.明末民间戴的一种头巾。以低侧其檐,自掩眉目得名。见清凌扬藻《蠡勺编.不认亲》。

丘的笃

丘的笃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de dǔ1.相传明万历中,天宁寺富僧去世,凡往吊者,均获厚赠。时有乡绅钟姓者效之。常州诸生丘某,形体矮小,人称"丘的笃",与钟姓素无往来,因利其馈赠,亦备礼往吊。其后遇人婚丧,必往贺吊,索取财物。丘死,没落世家子弟往往效其所为。民间因称此种以贺吊为名,向人勒索馈赠之徒为"丘的笃"。见清王逋《蚓庵琐语》。

东野巴人

东野巴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yě bā rén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

丝缗

丝缗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mín亦作“丝緍”。1.《诗·召南·何彼襛矣》:“其钓维何,维丝伊缗。”后因称钓丝为“丝缗”。2.丝绳。旧时民间传说,男女出生后即有月老用赤绳暗系双方之足,订为夫妻。因以“丝缗”指婚姻。

两马

两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mǎ1.指国马与公马。国马,民间所出之马,供往来之用;公马,官家所给之马,供公家运输和军队使用。
678910 共8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