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三品
同三品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tòng sān pǐn1.唐代任宰相者之衔名。唐不设宰相之名,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掌宰相之权。以他官居宰相之职者,亦假以他名,如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后李绩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意即同侍中﹑中书令。"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高宗以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高品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除外。其后改易官名,而张文瓘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三品"入衔自此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
吕虔刀
吕虔刀的同义词反义词
lǚ qián dāo1.三国魏刺史吕虔有一宝刀,铸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始可佩带。虔以赠王祥;祥后位列三公。祥临终,复以刀授弟王览;览后仕至大中大夫。事见《晋书.王览传》。后遂以"吕虔刀"为宝刀之美称。
命相
命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mìng xiāng/xiàng1.命令三公。 2.指任命宰相。 3.命运与相貌。 4.指"八字",命数。 5.相命,算命。
国将
国将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iāng/jiàng1.王莽所置官职。位于三公上,为四辅之一。 2.国家的将帅。
大傅
大傅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fù1.古三公之一﹐为国君的辅弼之臣。 2.辅导太子的官。
大司徒
大司徒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sī tú1.官名。周官有大司徒﹐掌国家之土地与人民。汉哀帝时罢丞相之职﹐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时称司徒。
大司空
大司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sī kōng1.官名。春秋晋有大司空﹐主司土木。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哀帝时曾复旧称﹐后再改为大司空﹐与大司徒﹑大司马并称三公﹐成为共同负责最高国务的长官。东汉以后但称司空。明清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大司马
大司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sī mǎ武官名。始称于春秋战国,主军政、军赋,地位和权限与西周时的司马同。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与大司徒、大司空并称三公,共理军国事务。东汉初曾改称太尉。魏晋时为上公之一,位在太尉、司徒、司空之上,位显权重。南北朝时或置或不置。隋时废。明清时系兵部尚书之别称。
天老
天老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lǎo1.相传为黄帝辅臣。《韩诗外传》卷八:"﹝黄帝﹞乃召天老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后汉书.张衡传》:"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李贤注:"《帝王纪》曰:'黄帝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后因以指宰相重臣。
太保
太保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bǎo①古代三公之一,位次太傅。周代始置,为辅弼国君的重臣。后代沿置,多为大臣加衔,表示恩宠,并无实职。又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②宋元时称庙祝、巫师为“太保”。③对绿林好汉的尊称:所有财物,但凭太保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