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

坦克的同义词反义词
tǎn kè装有武器和装甲的履带式战斗车辆。具有强大的火力、快速的机动力和坚韧的装甲防护力。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按用途可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

坦克兵

坦克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tǎn kè bīng①即“装甲兵”。②坦克乘员的统称。

坦克手

坦克手的同义词反义词
tǎn kè shǒu1.亦称"坦克乘员"。 2.每辆坦克或自行火炮编制人员的统称。包括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等。

坦克车

坦克车的同义词反义词
tǎn kè chē/jú1.见"坦克"。

奉公克己

奉公克己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ng gōng kè jǐ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lín pǐ kè zhǔ yì指导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由顾拜旦所提倡并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生哲学。其宗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体育运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主张体育运动与教育、文化相结合。

奥林匹克奖牌

奥林匹克奖牌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lín pǐ kè jiǎng pái奥运会的一种奖励品,分金、银、铜质三种,分别授予各项目的第一、二、三名运动员。奖牌为圆形,自1928年起采用统一图案:运动场旁为女神像,左手高举花环,右手抱一束橄榄枝,神像上侧标有本届奥运会的地点、届次和年代。系意大利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

奥林匹克旗

奥林匹克旗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lín pǐ kè qí国际奥委会会旗。白色无边,中央有奥林匹克环。环的颜色自左至右分别为蓝、黄、黑、绿、红。1914年第六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出现,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上正式使用,此后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会旗。

奥林匹克日

奥林匹克日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lín pǐ kè rì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纪念日。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召开国际体育会议,成立了国际奥委会,批准了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986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每年6月23日为“奥林匹克日”。这一天在全世界范围举行10公里的群众性长跑活动,参加者可获得由国际奥委会主席签名的证书和纪念品。

奥林匹克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lín pǐ kè gé yán即“更快,更高,更强”。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中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1895年由亨利·迪东提出,1913年经顾拜旦提议,国际奥委会批准,被定为奥林匹克运动格言,并写入奥林匹克宪章。
1112131415 共154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