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图
木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tú1.古代木制的地理模型。
气候
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qì hòu一个地区在较长时期内(30年以上)的天气特征。包括常有的天气情况和极端的天气情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广东省,全年平均气温19~26°c,极端最低气温-7.3°c,极端最高气温42°c,为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因素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所决定。
水文预报
水文预报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ǐ wén yù bào利用水文气象情报统计资料及其他有关地理资料,对一个区域、一个水文站或一个水体的未来水文情况作出推测和预告。按内容分,有洪水预报、枯水预报、冰情预报、台风暴潮预报、含沙量预报等。按时间分,有紧急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等。
煤层
煤层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céng由煤组成的地层。上下均有岩层。古构造、古气候、古地理等条件决定煤层的赋存状况(厚度、埋藏深度、层数等),从而决定了其经济与开发价值。广义的还指含煤的地层。
温带
温带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n dài1.自然地理学名词。指南北半球回归线和极圏之间的纬度带,分别称为南温带和北温带。这里没有太阳的垂直照射光线,气候比较温和。
濒危物种
濒危物种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n wēi wù zhǒng处于危亡状态的物种。如大熊猫、白鳍豚、朱鹮、银杉、珙桐等。数量稀少,地理分布狭窄。其绝灭趋势除与自然灾害有关外,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森林破坏、水体污染等。其种类仍在不断增加。
物质文明
物质文明的同义词反义词
wù zhì wén míng与“精神文明”相对。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内容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的积累等;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衣食住行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并受生产关系、地理条件和人口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为物......更多
王夫之(1619-1692)
王夫之(1619-1692)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fū zhī (1619-1692)明清之际思想家。人称船山先生,衡阳(今属湖南)人。明亡后,曾举兵阻击清军南下。对经学、史学、文学、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都有研究。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贡献很大。著作很多,后人编为《船山遗书》。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g tài xì/jì tǒng也称“生物地理群落”。在一定范围内,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并进行物质交换的自然系统。包括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和分解者(腐生微生物)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笯赤建国
笯赤建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nú chì jiàn guó1.古代西域国名。穆斯林地理文献作Nujakath﹐Nujikath或Nūjkath﹐意为"新城"。约在今苏联中亚塔什干地区的汗阿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