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xū yào/yāo céng cì lùn/lún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需要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只有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韦伯费希纳定律

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i bó/bǎi/bà fèi xī nà dìng lǜ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同一刺激差别量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引起差别感觉。这一比例是个常数,用公式表示:△r(刺激差别量)r(刺激量)=k(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在此基础上假设最小觉差是感觉量的单位,刺激量按几何级数增减,感觉量按算术级数增减,用公式表示:s=klgr(s代表感觉量,k代......更多

黄昆(1919- )

黄昆(1919- )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kūn (1919- )物理学家。北京人。燕京大学毕业。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在固体物理学领域进行开拓性工作。首先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射线漫散射理论,并为实验证实。著有《点阵动力学理论》(与玻恩合著)、《半导体物理学》(与谢希德合著)、《固体物理学》。

丁肇中(1936- )

丁肇中(1936- )的同义词反义词
dīng/zhēng zhào zhōng (193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从事高能物理、γ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1974年与他人各自独立发现j/χ粒子,为此与里希特共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西林(1893-1974)

丁西林(1893-1974)的同义词反义词
dīng/zhēng xī lín (1893-1974)剧作家、物理学家。江苏泰兴人。早年留学英国攻物理,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教授。建国后任文化部副部长等。作有多幕剧《妙峰山》,独幕剧《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等。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的同义词反义词
dīng/zhēng dá ěr xiào yīng/yìng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由于胶体微粒对光线的散射而形成一条光亮“通路”的现象。因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而得名。可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严济慈(1900-1996)

严济慈(1900-1996)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jì cí (1900-1996)物理学家。浙江东阳人。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法国国家科学博士。曾任上海大同大学、暨南大学等校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副院长等职。主要研究水晶在电场作用下的伸缩和光学性能的变化;氢、氖的连续光谱,氢和臭氧的紫外线吸收。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著有《几何证题法》、《普通物理学》。

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的同义词反义词
gè/gě rén kōng/kòng/kǒng jiān/jiàn社会心理学名词。个人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之间保持的距离。分为亲昵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人们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但在行为上往往遵守这些规则,如果规则被破坏将会引起反感。

临界点

临界点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jiè diǎn1.物理学名词。物体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的条件。如气体在某一温度时﹐加上一定的压力就能转化为液体﹐这种温度和压力即该气体的临界点。亦借指事情性质发生变化的关节。

主动力

主动力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 dòng lì1.根本的动力。 2.物理学名词。即原动力。与"反动力"相对。
1112131415 共4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