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头回
德胜头回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shèng tóu huí德,通“得”。回,同“回”。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托塔天王
托塔天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tuō tǎ tiān wáng1.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即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为佛教的护法天神和赐福天神。管领罗刹﹑夜叉,掌擎舍利塔。故俗称托塔天王。唐宋时,敕诸府州军建天王堂祀之。元时建东南西北旗,绘其像于旗上。《封神演义》﹑《西游记》均有托塔天王李靖,谓系哪咤之父。《水浒传》有托塔天王晁盖,则借作绰号。参阅《法苑珠林》卷五﹑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托塔天王》。
敦煌变文
敦煌变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n huáng biàn wén1.敦煌石室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中国唐五代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王重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敦煌变文较为宏富。参见"变文"﹑"敦煌石室"。
明白如话
明白如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bái rú huà形容诗文通俗易懂,像唠家常一样。
樊梨花
樊梨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 lí huā1.通俗小说《薛丁山征西》﹑戏曲《姑嫂英雄》等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一位巾帼英雄。
滩簧
滩簧的同义词反义词
tān huáng曲艺的一个类别。清代中叶形成于江浙一带。有前滩与后滩之分。前滩移植昆剧剧目,将昆剧曲词加以通俗化;后滩取材于民间花鼓小戏。表演者三至十一人(须为奇数),分角色自操乐器围桌坐唱。有苏州滩簧、杭州滩簧、宁波滩簧、本滩等。清末以来,各地滩簧大多发展为戏曲,如沪剧、锡剧、苏剧、甬剧等,形成滩簧系统剧种。
琅琅上口
琅琅上口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g láng shàng kǒu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白雪阳春
白雪阳春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xuě yáng chūn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笔调
笔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bǐ diào文章的格调:~清新ㄧ他用文艺~写了许多通俗科学读物。
蒲松龄(1640-1715)
蒲松龄(1640-1715)的同义词反义词
pú sōng líng (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一生科举不利,七十二岁始为贡生。除一度到宝应、高邮做幕宾外,长年在家乡教书。作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及通俗俚曲十四种等。有《蒲松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