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

崔嵬的同义词反义词
cuī wéi①有石的土山:陟彼崔嵬。②高耸的样子:冠切云之崔嵬|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③崔嵬(1912-1979)。电影演员、导演。山东诸城人。1930年入山东实验剧院学习编剧。后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1938年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中南文化局局长、中国影协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主演影片《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并导演《青春之歌》、《小兵张嘎》等。

左权(1905-1942)

左权(1905-1942)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quán (1905-1942)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八路军副参谋长。1940年参与指挥百团大战。1942年5月在同日军作战时牺牲。

延安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ān zhěng fēng yùn dòng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整顿党的作风,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运动。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于1941年5月和1942年2月,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同年6月,......更多

张思德(1915-1944)

张思德(1915-1944)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sī dé (1915-1944)革命烈士。四川仪陇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到延安后,任中共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班长。曾参加南泥湾开荒。1944年9月5日在陕西安塞县烧炭时,因炭窑突然崩塌而牺牲。毛泽东在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高度评价了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张闻天(1900-1976)

张闻天(1900-1976)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wén tiān (1900-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又名洛甫,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先后在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1934年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代替博古在党中央负总责。1935年到......更多

张鼎丞(1898-1981)

张鼎丞(1898-1981)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dǐng chéng (1898-198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领导闽西起义,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土地人民委员、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书记、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第七师师长、华中军区司令员。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

彭湃

彭湃的同义词反义词
péng pài1.波涛激荡的样子。 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896-1929)。广东海丰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海丰从事农民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五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1927年领导海陆丰农民起义,在海陆丰建立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曾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农委书记。1929年8月在上海被捕遇害。遗著编为《彭湃文集》。

徐向前(1901-1990)

徐向前(1901-1990)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 xiàng qián (1901-199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山西五台人。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晋冀鲁豫军区和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参与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冀南抗日......更多

志愿兵役制

志愿兵役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yuàn bīng yì zhì①招收志愿人员参加军队承担军事任务的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至1955年7月以前,一直实行此兵役制。1984年5月规定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②英、美等国对以雇佣方式招募兵员补充军队的募兵制的称谓。

成仿吾(1897.7.16~1984.5.17)

成仿吾(1897.7.16~1984.5.17)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fǎng wú成仿吾湖南新化人,原名成灏,字仿吾,曾用笔名石厚生。1910年留学日本。1919年在《时事新报.学灯》开始发表新诗,次年发表短篇小说《流浪人的新年》。1921年回国,在上海与郭沫若、郁达夫发起成立创造社,先后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及《洪水》等文学刊物,积极倡导新文学运动。1925年赴广东大学任教兼黄埔军校教官。大革命失败后赴日本,并发表重要论文《从文学......更多
1112131415 共4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