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pó luó mén jiào/jiāo印度古代宗教之一。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因以崇拜婆罗贺摩(梵天)而得名。以《吠陀》为最古经典。信奉多神。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以及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公元前6-前5世纪一度衰微。公元8-9世纪经改革后成为“印度教”。

子谅

子谅的同义词反义词
zǐ liàng1.慈爱诚信。《礼记·乐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孔颖达疏:"子谓子爱,谅谓诚信,言能深远详审此乐以治其心,则和易正直子爱诚信之心,油油然从内而生矣。"章炳麟《印度人之论国粹》:"印度人于大地最为恺悌子谅,至今食不过炙卵,而肉羹则絶焉。"一■■即慈良。参阅《朱子全书》卷三七。

孟买

孟买的同义词反义词
mèng mǎi印度西海岸最大港口和工商业城市。人口1510万(1995年)。天然深水良港。工业发达,全国最大棉纺织中心,还有毛纺、机械、飞机制造等工业。有原子核反应堆和全国第一座核电站。交通枢纽,有圣克鲁斯国际机场。旅游和电影制片业发达。

孟加拉人

孟加拉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mèng jiā lā/lá rén南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孟加拉国和印度,另有少数分布在尼泊尔等国。约1.65亿人(1985年)。讲孟加拉语。在孟加拉国的信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信印度教。实行种姓制度。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工业。

安息香

安息香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xī xiāng1.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开红花,产于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树脂干燥后呈红棕色半透明状,可制成香料。以其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工做成的香,也称安息香。

山柰

山柰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nài1.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茎块根状,有香气,可入药,也可作香料。原产印度,我国台湾﹑两广﹑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巴哈马

巴哈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hā mǎ北美洲西印度群岛北部的岛国。临大西洋。面积1.39万平方千米。人口26.5万(1993年)。首都拿骚。地形以平坦低地为主。热带海洋气候。旅游业为经济支柱。金融业发达。

巽他人

巽他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xùn tā rén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之一。约2100万人(1985年)。讲巽他语。多信伊斯兰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

干陀罗

干陀罗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n/gàn tuó luó1.亦作"干陀"。亦作"干陀啰"。 2.西域古国名。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其国在北印度境,东西千馀里,南北八百馀里。在古代艺术﹑建筑史上,享有盛名。 3.香树名。其汁可染褐色,故亦用以称褐色。

德干高原

德干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gān/gàn gāo yuán亚洲南部大高原。为印度半岛的主体。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600米。地面久经侵蚀,起伏较小。
1112131415 共49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