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1900-1995)

夏衍(1900-1995)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yǎn (1900-1995)剧作家,散文家。原名沈乃熙,字端轩,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后去日本留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左联,并从事进步电影的开拓与领导工作。抗战期间主办《救亡日报》等。建国后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文化局局长、中国影协主席、文化部副部长。著有报告文学《包身工》,电影剧本《狂流》、《春蚕》、《风云儿女》,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更多

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dōng kuài shū曲艺曲种。流行于山东和华北、东北各地。起源于山东济宁等地,原名“武老二”,专演梁山英雄武松故事。1951年定名“山东快书”。演员以铜板或竹板击拍,以较快节奏念诵唱词。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传统曲目多为英雄除暴安良故事。

岘山

岘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 shān1.山名。在湖北襄阳县南。又名岘首山。东临汉水,为襄阳南面要塞。西晋羊祜镇襄阳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 2.山名。在浙江湖州市南。本名显山,后避唐中宗(李显)讳,改名岘山。宋苏轼任湖州太守时,曾登此山,有诗云:"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 3.山名。在浙江东阳县南。原名三丘山。晋义熙间殷仲文守东阳,常登此山。后人比之羊祜,因亦名岘山。

川岛(1901.6.1~1981.5.12)

川岛(1901.6.1~1981.5.12)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ān dǎo(1901.6.1~1981.5.12)原名章廷谦、字矛尘。生于浙江上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1919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2年毕业,留校任职。常为北京《晨报》副刊写稿。1922年8月17日发表第一篇杂感《撒但的行径》。1924年与孙伏园、鲁迅等共同创办《语丝》周刊,参与出版发行事务、并成为主要的撰稿人。1926年鲁迅被迫离京前往厦门大学任教。鲁迅离厦门后不久,他转往浙江......更多

常香玉(1922- )

常香玉(1922- )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xiāng yù (1922- )豫剧演员。原名张妙玲,河南巩县人。女。九岁学艺,初习小生、须生,后改旦脚。原唱豫西调,后广泛吸收其他剧种之长,并融合豫东、祥符、沙河各调,创造新腔。擅演《花木兰》、《拷红》、《大祭桩》等剧。1948年组建香玉剧校。历任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中国剧协副主席。

干办

干办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n/gàn bàn1.谓干练能办事。 2.经办;办理。 3.亦称"干办公事"。原名勾当公事,避宋高宗赵构名讳改。制置使﹑总领﹑安抚使﹑镇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都大提举茶马﹑都大提举坑冶﹑三衙长官等属官。由长官委派处置各种事务。

庐剧

庐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jù1.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倒七戏”。因流行于该省中部旧庐州府一带而得名。

庐隐(1898.5.4~1934.5.13)

庐隐(1898.5.4~1934.5.13)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yǐn/yìn(1898.5.4~1934.5.13)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生于福建闽侯。1903年父亲去世,到北京舅舅家居住。1909年入教会办的慕贞书院小学部。信仰基督教。1912年考入女子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后任教于北平公立女子中学、安徽安庆小学及河南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国文系。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2年大学毕业后到安徽宣城中学任教,半年后回北平师......更多

张君秋(1920-1997)

张君秋(1920-1997)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jūn qiū (1920-1997)京剧演员。原名滕家鸣,江苏丹徒人。十四岁学艺,演青衣。曾得王瑶卿传授,又得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指点。扮相雍容华贵,嗓音宽亮甜润。擅演《玉堂春》、《西厢记》、《望江亭》等剧。历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剧协、中国文联副主席。

张惠言(1761-1802)

张惠言(1761-1802)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huì yán (1761-1802)清代文学家。原名一鸣,字皋文,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年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散文受桐城派影响,参与开创阳湖派。词为常州派创始人,所编《词选》在当时有一定影响。有《茗柯文编》、《茗柯词》。
1617181920 共251条